隱私不再是秘密
為了進一步求證該軟件的真實性,記者再次撥通了戴經理的電話。戴經理介紹,該軟件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用于手機監聽的軟件,凡是正牌手機,如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聯想、索愛等,均可以安裝該軟件;二是手機防盜記者現場調查體驗:竊聽軟件的功能之強大,足以令電影中的007汗顏。2011年8月加監聽的軟件,無論什么品牌的手機,都可以安裝。戴經理還承諾該軟件是從美國直接進口的,安裝軟件以后的半年內,消費者還可以享受全方位的“售后服務”。
此外,網站上還赫然寫著,“該軟件是通過三方通話功能實現監聽的,所以就一定會在對方的手機費用清單里產生記錄和費用,這樣就必然有被發現的可能。他建議:1.經常更換不同的手機卡監聽。2.最好不要將對方的每一個電話都監聽,這樣對方的電話清單里就沒有規律,不接聽對方通過三方通話打回的電話,就不算是監聽,也不會產生話費。
最好使用一個與對方被監聽手機同在一個地區的手機卡監聽,這樣對方產生的就是市話費,不容易被發現。
記者在一段演示手機環境監聽功能的視頻中看到,用主控手機撥打被控手機,后者沒有任何來電提示,電話鈴更不會響,在沒有任何人觸及被控手機的情況下,主控手機里卻傳出了被控手機周邊的聲音。竊聽軟件的功能之強大,足以令電影中的007汗顏。
竊聽術大揭秘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種軟件每月至少能夠售出幾十套。多數人認為,該軟件的泛濫,將嚴重侵害公民的個人隱私、人格尊嚴等,不僅會降低社會的公信度,還很可能給商業保密工作帶來諸多麻煩,極有可能成為社會上不法分子的幫兇。
過去,針孔攝像機、微型錄音機的出現,雖然給一些司法部門的偵察工作提供了方便,但也迎合了一些人的獵奇心理,成為不法分子竊取他人隱私的工具。今天,“竊聽軟件”的出現,如被少數人非法利用,將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傷害。
在采訪中,一位多年來研究手機軟件的于姓先生向記者揭開了這些竊聽產品的秘密。
于先生告訴記者,市面上的竊聽軟件、竊聽手機都夸大了功能,有些功能完全是子虛烏有,屬于騙人的把戲。以輸入手機號即可實現監控的竊聽手機為例,其實是一部普通的山寨手機,操作者演示時,偷偷開通了多方通話功能,所以兩部手機之間的通話,能夠被第三方接聽到。
至于竊聽軟件,倒有部分監控效果,但使用時既侵犯別人隱私權,作用也沒有商販吹噓的那么神。木馬程序植入智能手機后,能夠自動把手機接收或發出的短信復制、轉發給綁定的第三方手機。
此外,綁定的這部手機如果主動撥打植有木馬的手機,手機不會響鈴,但會在靜無聲息中處于通話狀態,接收到小范圍的聲音。現在市面上用于竊聽的黑客軟件種類繁多,部分黑客軟件已達到延時傳輸通話錄音的功能,原理是植有木馬的被控手機在通話時,木馬啟動了手機自帶的錄音功能,可把錄下的部分音頻作為文件延時發送到事先綁定好的郵箱中,供人監聽。
竊聽他人隱私是違法行為
手機電話、手機短信、日記、照相簿、生活習慣、信件、身體疾病等,都屬于公民隱私權的范疇,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愿公開或不愿讓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秘密的權利。在我國,公民的隱私權是受法律保護的,是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應侵害的權利。
但因網絡上檢查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使一些不負責任的網站成了這些犯罪信息的推手。
那么,應該怎樣切實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權,在必要時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北京市眾鑫律師事務所熊旭鳳律師認為,目前使用“黑客軟件”的普通人群中,有好奇心理的人,也有其他用心的人等等,無論何種目的,只要有采取非法手段竊聽、竊取他人隱私的行為,就是違法。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條中的規定:有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行為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日以下拘留,可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我國公安機關具有對手機竊聽行為進行管理和處罰的行政權利,可震懾“手機語音監聽”軟件的到處使用泛濫的行為,有維護社會治安和保護公民隱私不受侵害的職責。一旦公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就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以維護自己的權利。
根據我國《國家安全法》第21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我國《刑法》第283條規定: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284條規定: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后果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是對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器材者的嚴厲處罰。“黑客軟件”只可用于使用者本人的合法目的,不可侵害他人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