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中國肉類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單位承諾書簽字儀式在北京國展中心成功舉行。通過簽約儀式,雙匯、雨潤等13家企業正式成為“中國肉類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示范項目”的示范企業。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宋保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簽訂儀式也與推動中國肉類產品轉型、引領消費結構升級相呼應,并表示肉制品的食安發展趨勢將為“一降一升”。
雙匯等13家企業簽訂中國肉類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單位承諾書。(新華網 劉文婷 攝)
“所謂的‘一降一升’即溫度降下來,品質升起來,”宋保國接受新華食品采訪時介紹,保障肉類產品食品安全首先要將溫度降下去,這就要求在國內大力推廣冷鮮肉。據了解,冷鮮肉是從宰殺到銷售過程中全程冷鏈,保持在0-4度之間的低溫肉制品。從營養、口感方面都比傳統熱鮮肉占據更大優勢,而且在冷卻溫度下,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受到抑制,食品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冷鮮肉將成為整個豬肉市場的消費趨勢。”經宋保國介紹,冷鮮肉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在國外擁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2000年,雙匯從歐洲引進國內第一條冷鮮肉生產線,率先把“冷鏈生產、冷鏈銷售、冷鏈配送、連鎖經營”的冷鮮肉模式引入國內,開創了“中國肉類品牌”,改變了中國幾千年來賣肉沒有品牌的歷史,從實質上提升了我國肉類的消費品質以及食品安全性。
令他遺憾的是,由于消費習慣、消費認知度的限制,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生鮮豬肉產品仍以熱鮮肉為主,冷鮮肉所占比例僅占到豬肉消費量的30%左右。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地區,市場占有率雖可高達60~80%,而在四、五線落后地區市場上仍為空白,對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冷鮮肉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據中國肉類協會消息,2016年3月15日起,肉協正式啟動“中國肉類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示范項目”,雙匯等6家企業成為參加本項目的第一批示范企業,接受肉協對其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根據項目規定,雙匯等簽約企業將遵守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為肉類食品安全擔負起應盡的責任,而肉協將協助消費者解決好產品質量投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