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商場里、馬路邊……放眼望去,iphone已經成為人手一部的街機。雖然價格有些讓人“腎疼”,但每當新一代iphone問世,還是引得無數“果粉”奮不顧身、趨之若鶩。
相對而言,國產手機在中國年輕人的眼里,似乎更容易受到一些詬病,導致一些國產手機在國內賣得不溫不火。
然而,最近一些數據表明,iPhone的光環正在逐漸褪色,一些曾經被國人忽視的國產手機銷售日趨火爆。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使它們在國內站穩腳跟后迅速向周邊國家甚至更遠的海外市場擴展,為中國制造推廣到全世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知名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銷量前五的手機品牌中,中國品牌已占三席。在印度,中國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在非洲已經超過40%,在歐洲市場也超過了20%。游走在新加坡街頭,國產手機的出鏡率也十分高。
國產手機成績斐然
在結束了蘋果、三星長期霸占全球手機市場之后,華為、OPPO、vivo、小米、樂視、聯想、榮耀等品牌的崛起使得國產手機認可度大增,在國外也備受追捧,成績斐然。
美國調查公司IDC于當地時間2017年2月1日公布了2016年全球范圍內的手機銷量情況,華為占據了總銷量第3的位置,排名第4和第5的OPPO和vivo在2016年的表現則讓所有人驚呆,二者的全球銷量增幅都超過100%。
國產手機廠商揚帆出海,主要攻占的是三大市場:以歐美為代表的成熟高端市場,以印度、東南亞、中東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以非洲為代表的初級市場。
華為在歐洲銷售火爆
華為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一直十分搶眼,近幾年更是憑借P9、P9 Plus、Mate 9、Mate 9保時捷版等機型在國際上迅速提升品牌形象。
來自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的GfK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全球有33個國家市場份額超過15%,另有18個國家市場份額超過20%,其中接近半數為歐洲國家。
2016年11月4日,萬眾矚目的Mate 9在德國慕尼黑發布,掀起了搶購狂潮。僅僅銷售首日,保時捷版mate 9的銷售僅在便歐洲網上商城就高達到16萬部,很多歐洲人把這款手機當作最好的圣誕禮物。
2015年,榮耀總裁趙明在解析榮耀的國際化路線時,就曾細數榮耀在海外市場的戰績:“榮耀3C暢玩版(海外版)成為荷蘭Belsimpel最受歡迎的千元級機型Top 1;榮耀手機獲德國亞馬遜Bestseller in Handys& Smartphones Bestseller;榮耀6在意大利亞馬遜成為Best seller,后刷新俄羅斯當地電商平臺Online Trade 16年來手機類單日銷量歷史新高。”
中國手機在印度銷量逆天
2015年,皮尤斯數據報告曾統計過“全球智能手機擁有率”,印度只有 17% 的人口用的是智能手機,相比之下,中國智能手機擁有率為 58%,美國為72%。面對印度這個巨大的新興市場,中國手機品牌在全球爭搶的過程中殺出重圍,牢牢占據半壁江山。
最近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印度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名中,中國手機廠商占據四席,分別是小米、聯想、OPPO、vivo。
受當地經濟發展因素影響,印度市場對價格敏感程度要遠超其他國家,此前印度市場頻繁傳出最便宜手機,售價僅合24元人民幣。于是,有著高性價比的中國手機,在印度大受歡迎。例如小米的高配低價格、千元機能有指紋解鎖、快充、金屬機身這種旗艦配置,就著實驚呆了印度人民。
據IDC報告顯示,小米在2016年7月和8月,曾連續兩個月成為印度電商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
小米3在印度上市的時候,曾有媒體報道,1.5萬臺米3在印度開售兩秒鐘后即被搶光,有印度消費者在Twitter上抱怨小米難搶,調侃說“我的妹妹們比印度市場的米3還要多”。
印度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智能手機消費市場,也吸引了其他國產手機的進軍。vivo自2016年起,正式成為IPL主冠名合作伙伴。所謂的IPL,就是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簡稱印超,是印度人最關注的體育賽事。
印度手機行業協會的莫欣卓(Pankaj Mohindroo)表示,中國手機廠商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都可以與國際品牌相媲美:“在智能手機領域,他們已經讓印度消費者消除了以往‘中國制造’的負面印象。”
中國手機在非洲堪稱霸主
非洲賣得最火的中國手機是什么?相信很多國人都沒聽過這個牌子——傳音。
其實說起中國手機海外出口,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被稱為隱形的“出口冠軍”。據了解,其旗下的手機品牌TECNO、itel、Infinix雖然在國內名不見經傳,但它在非洲的份額達到了40%。非洲有54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1億人口,40%的占有率是非常可怕的數字。
為何這款手機如此受非洲人民歡迎?主要是傳音解決了非洲人民自拍的難題。由于大部分手機拍攝都通過面部進行識別,膚色較深的人種很難做到準確識別。為了貼近本地市場,傳音動起腦筋成立工作小組,大量搜集當地人的照片,進行臉部輪廓、曝光補償、成像效果的分析。
此外,在非洲市場,金立和三星打成平手,2016年全球銷量達到4000萬臺。聯想、華為、中興等老牌國產手機廠商也早已進入非洲市場,其中中興2014年在非洲的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1500%。
中國手機在海外全面崛起
從2014年以來,受國內市場飽和、新老品牌競爭激烈影響,很多國產手機廠商逐漸開始布局海外,如今中國手機廠商在海外高歌猛進、全面崛起。有關專家表示,從最初的低端機代表到如今的市場主流,中國手機除了技術、價格占據競爭優勢外,更為重要的是以服務為核心的本地化創新。
中興1998年進入美國,2007年開始銷售手機,目前幾乎與所有電信運營商都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如AT&T、Verizon、T-Mobile等等。
華為則與全球45家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系,特別是與歐洲運營商之間的合作堪稱中國出海手機品牌的模板,這些合作伙伴在華為鋪開自家的智能手機渠道時起到了關鍵作用。
TCL收購國際通訊品牌阿爾卡特,獲得大量專利,并沿用該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結合運營商策略在海外發揮極大優勢。
與此同時,很多中國手機廠商已經陸續在海外建廠,各種產品體驗店也比比皆是。
在印度,華為已啟動“印度制造”,OPPO預計每年將在其印度工廠生產5000萬部手機,并計劃在印度建設價值2.16億美元的工業園。在研發領域,傳音甚至在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和肯尼亞的內羅畢建立起研發中心,為非洲用戶提供更“接地氣”的本地化服務。
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海外,小米銷售量的七成以上都是通過線上渠道完成的。剛剛進入印度市場時,小米曾與印度最大的電商Flipkart達成了獨家合作協議。后來,小米同時在印度三大電商平臺亞馬遜、Filpkart和Snapdeal進行銷售。
在電商相對發達的國家,國產手機品牌一般會單獨成立分公司,有專門的團隊去經營電商渠道。對一些互聯網不太發達的國家和城市,則主要依靠將線下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和鄉鎮來拓展市場空間。
近年來,國人徹夜排隊搶購蘋果產品的瘋狂畫面時常出現,殊不知,外國人也會排隊購買中國手機,真應該給國產手機豎一個大拇指,給“中國制造”一個大大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