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無意是共享經濟的發展騰飛的一年,所有共享工具呈現井噴式發展。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再到共享雨傘以至于發展至今的“共享床位”。毫無疑問,從最開始的共享單車到最后的共享床位,給廣大消費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便捷,能夠給這個原本生活時間就已經很緊湊的上班族帶來諸多便利,節省了很多等公交車的時間。“原本上班坐公交車的時間需要兩個小時,現在已經縮短到一個半小時”這是記者采訪廣大消費者所給出一個答案。這也是共享單車火爆的直接原因。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共享單車在全國30多個城市投放,總投放數量超200萬輛。數據還指出,2017年共享單車的預計總產能將超過3000萬。從200萬到3000萬。以ofo為例,從2016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ofo的每周活躍用戶以386%的速度呈現爆發性增長,根據不完全統計摩拜單車也有 180%的增速。而根據騰訊科技的報道,摩拜單車、ofo兩家巨頭在2017年預計投放總量將“井噴”,接近2000萬輛,產能預計則可以達到3000萬輛。
這短短一年的時間當中,我們看到共享單車蓬勃的發展,然而在這蓬勃發展的背后肯定是會來一場相對的行業革命,一場針對共享單車的洗牌也在所難免。前一段時間網上就有媒體報道,有兩家共享單車的企業因為運營不善而倒閉。而近日,全國首個共享單車團體標準也在上海發布,并將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與此同時,2017年北京國際共享智能出行大會也在如火如荼的召開當中,記者在此大會上采訪了一些領導和專家,對團體標準做出了一些解讀。
在共享單車在市場上出現的這一段時間以來,從一開始的ofo在到后來的摩拜,等幾家共享單車道后期的數十家共享單車,到現在的井噴式發展,再到近期已經有共享單車公司宣布倒閉,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所暴露出來的。譬如。亂停放,蓄意破壞,隨意丟棄,不僅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還造成不好的用戶體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損害了交通的通暢。而且,先期出現在市場上的那種非智能鎖很容易造成車輛丟失;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成為各大城市的管理難題。而出現的這些現象的諸多原因有一條就是車鎖的不智能化當然個人素質也是存在的一個方面。尤其是最開始第一代的小黃車采用的機械密碼和充氣式車輪,就讓不少的用戶鉆了空子,造成無數車輛丟失、破壞、共享變成私人,而這就是為什么在這次出臺的首個共享單車團體標準中第一條就規定:“共享自行車必須安裝車載衛星定位系統”。因為對于那些沒有加裝GPS定位系統的單車,在管理過程中確實有很大難度。
而加裝了GPS定位系統的單車,不僅減少了統一管理的難度,而且還可以現實解決亂停車的問題。并且還可以根據共享單車的停車位置,使用的人數,來動態分配共享單車的區域數量。
在2017年北京國際共享智能出行大會上,智享單車CEO曹康表示,共享單車的智能化可以圈定騎行的區域,我們如何能夠做到在后臺準確掌握單車的信息,單車準確定位是第一位的。我們是利用智能化的車庫系統和移動終端系統,首先是要先考慮到后期的管理效率,通過智能化管理體系結合整個車身的體驗,包括一些傳感設備可以讓車輛有指引,比如,語音就告訴你這個地方不能停車,騎到禁止行車區會有禁止騎行的語音提示等,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實現的智能表現。除了智能,讓共享單車更加方便用戶也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比如現在就有企業在共享單車上加裝了手機充電設備,并且還配備了三種不同充電線,這就滿足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機的充電需求。在方便出行的同時還能夠最大的方便用戶的潛在需求。
在2017年北京國際共享智能出行大會上,記者甚至還看到一種沒有“鎖”的共享單車,完全依靠智能控制,避免了傳統共享單車鎖經常損壞的問題。
從去年共享單車的發展到現在這段時間當中,在共享單車發展的過程中,從外觀、顏色、數量、平臺補貼等方面的競爭,會逐漸發展到靠智能化人性化,來搶奪用戶資源,事實證明,也只能通過如何方便用戶出行才能夠穩占用戶市場,這必將是行業優勝略汰之后,未來共享單車企業發展的目標和趨勢。
現階段,共享單車除了用戶亂停放以外,還有個問題也逐漸表現出來,服務質量的問題也日漸凸顯出來。目前,從工商部門的統計看,主要涉及內容還包括用戶的押金和信息安全問題;企業的運營維護不到位,報修車不能及時維修,以及損壞的“僵尸車”堆在街頭無人管理等問題。
在上海,近期出臺的共享單車團體標準也對此有了明確要求,平臺必須保證千分之五的運維人員配比。
據業內人士介紹,要求共享單車的后勤保障人員不能低于市場流通單車的千分之五,這是參照有樁共享自行車現場調度、維護、保養、人員的比例在10‰而制定的,但是從現在的市場運作上面來看,共享自行車運營單位所配備的人員與此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的。除此之外,還明確“共享自行車三年強制報廢”,這是因為普通自行車三包規定自行車中,對車架的保修期限是三年,所以對共享自行車的使用年限規定就是三年。對于摩拜單車對外宣稱自己研發的單車可以四年不用維修保養來看,這樣的規定確實有些不公平。但為了公共安全,在沒有辦法對產品質量進行評估的情況下,只能按照以往的經驗來劃線。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對此摩拜方也表示,愿意配合此項規定,以提高服務質量以及共享單車出行安全。 從野蠻生長到行業自律
首個共享單車團體標準出臺之后,摩拜、ofo等在內的十多家共享單車企業相繼自愿在滬簽訂《社會團體標準自我聲明承諾書》,這一行動也就標志了,共享單車會從最初的“野蠻生長”發展為行業自律,朝著一種健康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在2017年北京國際共享智能出行大會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中心戰略規劃師尹志芳表示,由于是新衍生出來的產品,新業態的在市場上運作,或多或少總會帶來新的問題,隨著市場的競爭和政府合理監管,企業通過技術和運營管理平臺的升級,這些問題都可以很好的解決,但是前提要給予共享單車行業足夠的政策和實踐空間。針對共享發車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是政府、企業、用戶和社會4個方面達成共管共治的局面。其中對于企業來說,要增強線下的運維能力遵紀守法,增強自律意識,承擔起經營主體的責任才是日后發展的重中之重。“四位一體”相結合的發展方式才能引導共享單車越來越規范、越來越貼近生活、服務廣大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