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熱線接到市民反映,稱自家的電話號碼成了省城一家高校對外公布的聯系電話,而號碼也被貼在這家高校的官方網站上,但奇怪的是,按照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學校地址,記者多方尋找卻根本找不到。這所名為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高校到底是何方神圣?
居民家電話號碼竟成為學校熱線
近日,省城合作化路某單位宿舍的樊先生家不得安寧,不時響起的電話鈴聲成了全家人的夢魘,“請問你們這是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嗎? ”樊先生不得不一再跟對方解釋,這是居民家的電話,這種情況已經有一周時間,但是來電數量卻一直沒有減少。
剛開始,樊先生以為自己家的號碼可能跟這家學校的電話號碼比較接近,就沒有當回事,但是隨著電話越來越多,樊先生不禁起疑,自己的電話怎么成了一家學校對外公布的電話,隨后他從網絡上得到了答案,這家名為“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官方網站上竟然把樊先生家的固話號碼放在了網站首頁。
難道是這家高校的官方網站工作人員不小心把學校號碼錯輸成樊先生家的號碼?因為號碼錯誤,樊先生根本無法聯系上這所高校,不得不求助本報。
官網電話沒登記學校地址不存在
接到樊先生反映后,記者通過網絡找到了這家名為“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官方網站,按照官方網站最下方提供的學校號碼,記者撥打中國電話客服10000咨詢,客服人員稱這個號碼的戶主就是樊先生,并不是學校的電話。記者隨后撥打114查詢“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電話,客服人員表示這所學校并沒有登記號碼。
在這所學校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公布的學校地址為:安徽省合肥市四里河路與潛山北路交叉口東南角,記者隨后趕到省城四里河路與潛山北路交叉口,附近大多是城中村,根本沒有叫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學校。在官方網站的地圖上標示的學校位于農科南路的原皖西化工廠廠址,但是此時這家工廠里僅有一個民營醫院以及若干小工廠,根本沒有學校在此辦學,附近居民也沒有聽說過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校名。
在合肥市四里河路與潛山北路交叉口只有兩所學校,一個是中澳學院,一個是前身為明星學校的濱湖學院,但是兩所學校的大門保安都說,從未聽說過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
官網介紹和新聞多數是剽竊來的
在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官方網站的院校新聞板塊,最近一次更新是11月10日發表的《我校召開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座談會》,但是文中卻出現“《安徽新華學院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方案》”、“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可君”等信息,記者從安徽新華學院官方網站獲悉,文中出現的張可君是安徽新華學院的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而這條新聞也同樣出現在安徽新華學院的官方網站上,兩條新聞幾乎一模一樣,新華學院官網的發布時間是11月8日,明顯早于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除此之外,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官方新聞也很蹊蹺,按照文中出現的信息點,也可以在省內其他大專院校的官方新聞中看到原形,只是將文中的學校名稱改成了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
令人奇怪的是,首頁的版權屬于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而二級頁面下方的版權所屬竟是湖南一所高校。
網上知道該學校 一打電話是假
官網電話是錯的,學校地址也是假的,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到底是什么學校?按照樊先生提供的號碼,記者聯系上幾名撥打樊先生家電話咨詢“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市民。
在外地上班的徐女士說,自己的兒子準備報考一所大專院校,從網站上看到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號碼就撥打過去,沒想到竟是居民家的電話號碼。而在合肥上班的黃小姐表示,自己本來準備報個函授大專班,網絡上有人稱可以提供學歷教育,對方就把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的網址發給她,還表示可以不要上課就能拿到學歷證書,但要繳納幾千元的費用。
看書考試都不用交費就能拿文憑
按照黃小姐提供的QQ號,記者添加好友后發現,該QQ用戶網名“領秀藍海技術培訓中心”,在基本信息一欄顯示,該企業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勁松南路華威北里。
記者以需要函授學歷教育為由進行詢問,領秀藍海技術培訓中心的客服“中華vip5 ”在詢問記者所需要的專業后,給記者發來一份word文檔,在文檔里有64所全國高校,其中安徽一欄就有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和安徽明星科技職業學院兩所學校,記者選擇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后,對方表示只要將個人資料發送給他們,等7~10天后,就會把學歷證書寄過來,具體費用是大專2400元,本科2600元。
拿學歷文憑要不要看書考試?對方表示學校會安排記者修滿學分并出證,“可以不用經過學習的過程,卻和去讀書拿的證是一樣的”。隨后,對方給記者發來一份學員登記報名表,除了要填寫個人信息,還需要個人的身份證和兩寸照片一張。
省教育廳:民辦高校名錄中并無該校
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到底存不存在?在教育部門有沒有備案?記者隨后咨詢了安徽省教育廳,民辦教育處一位工作人員經過查找,發現安徽經濟技術進修學院并不在民辦教育院校的名錄中,而高等教育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帶“進修”字樣的都是民辦院校,不會在高等教育處進行登記。
目前,記者已經將此事反映到安徽省教育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進行調查,如果確實有銷售假文憑的行為,教育部門將嚴肅處理。 (安徽商報 紀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