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從重慶飛往北京南苑機場的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China United Airlines Co, Ltd.,簡稱“中聯航”)KN2286次航班,本應20點50分起飛,卻直至翌日早晨9點30分左右才得以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2個多小時的旅途,花費了如此長的時間,招致了搭乘此次航班諸多旅客的強烈不滿。
“晚點現象嚴重,工作效率低下”
原本20點50分起飛的飛機,由于晚點直至21點40分左右才到達重慶機場。登上飛機后,由于北京天氣原因又是漫長的等待,最終,22點30分左右疲憊的旅客們接到的信息卻是航班取消。
回到候機室,停飛后的解決措施機場方面遲遲未給出回應,對于候機室中的乘客也沒有統一的組織及給出特殊情況下飛機不能順利起飛的臨時預案。焦急與疲憊感夾雜的旅客,此時則已經是極為不滿,而第二天有重要工作及參加研究生復試等緊急事情的乘客則由于機場應急處理能力的低下,與機場方面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這一混亂一直持續到23點50分左右,期間竟無人對旅客們做出統一的說明與組織。直至24點左右,疲憊的旅客們才被安排到旅館休息,此時據原本20點50分的起飛時間已經過去了3個多小時。“中聯航經常晚點,以后再也不坐中聯航的飛機了”,此類話則是筆者在這一過程中聽到的最多的怨言。
最終,機場方面安排的補飛時間為翌日早晨9點。登上飛機后,由于諸多原因,最終在9點30分才得意起飛。至此據原本起飛時間已經過去了12個小時,國內航空業服務及工作效率另筆者汗顏。
“國內航空業需不斷完善”
航空業作為服務行業之一,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障能力,管理水平就更需要不斷完善,而飛機準點這一“基本功”更是要練好。
作為消費者,作為乘客,選擇一家航空公司,出于需要,更是源于信任。中國航空業的發展過程中,莫要讓這份期望變成失望。
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