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8日),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000418,SZ)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針對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小天鵝品牌電飯煲、電磁爐、灶具、飲水機等小家電產品,小天鵝嚴正聲明,目前小天鵝品牌家電產品僅限于洗衣機、家用空調、冰箱和工業洗衣機,任何小天鵝品牌小家電產品均屬假冒偽劣。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最早曝出的是2005年年底浙江常德查處的假冒小天鵝脫水機案件。此后,山寨版“小天鵝”在2011年集中出現,多是山寨企業貼著小天鵝商標的小家電,包括飲水機、抽油煙機、燃氣灶等。
對此,美的制冷家電集團方面表示,“小天鵝”是經國家工商局認定的馳名商標,也是民族品牌。為保護小天鵝品牌,其在家電類產品上都注冊了“小天鵝”商標。
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人士羅律師表示,無論“小天鵝”企業是否注冊過小家電的商標,它本身已經是知名品牌,企業有權去追究假冒商家的侵權責任,而作為被侵權方,事先沒有辦法杜絕侵權事件的發生,只能事后進行責任追究。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表示,被侵權時商家一般可以采取兩種辦法:向法院起訴商標侵權,或者通過工商局進行行政查處;為了立即制止侵權,也可以向法院申請訴前禁令,禁止銷售,如唯冠申請禁止iPad銷售。不管哪種方法,最關鍵的還是要有銷售小家電產品的證據。
向法院起訴,申請訴前禁令,獲得法院批準是很有難度的。趙占領表示,如果能通過工商局進行立案查處,效果比較直接。可以先停止銷售,然后再起訴追究民事賠償責任。盡管小天鵝沒有生產小家電產品,只要它有注冊商標,而且是有效的,就沒問題。
“要做到防止發生,一般是選幾個涉案金額高、侵權嚴重的典型進行行政查處,甚至追究刑事責任,震懾其他的違法犯罪分子。”趙占領稱,“商家除了選擇典型進行行政查處、追究刑事責任之外,還可以選擇主要銷售渠道進行打擊,比如網店。不過,現在的一些侵權人為了規避風險,避免被查處,往往會通過第三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