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白酒塑化劑風波并沒有因酒鬼酒完成整改而散去,自11月29日,有網友曝出購買茅臺酒送往香港檢測之后,茅臺股價一路狂瀉。經過一周時間的等待,網友9日晚間發布了檢測結果,稱茅臺酒中含塑化劑超標。茅臺緊急停牌,并發布茅臺酒含有DEHP的檢測報告,但結果是符合規定的。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針對白酒中塑化劑事件,希望國家質量監督局盡快出臺標準,讓酒企不再恐慌、讓消費者不再迷惑、讓白酒行業健康發展。本報聚焦茅臺塑化劑事件,希望茅臺經過塑化劑事件,多承擔社會責任,讓企業健康的成長。
茅臺塑化劑事件仍在發酵
送檢人“水晶皇”稱受到威脅
“水晶皇”稱,“我也怕有人找我算賬,你看新浪上面那么多威脅我的評論,現在連有些基金經理也出言了”
■本報記者 夏 芳
昨日,貴州茅臺稱因重要事項未公布停牌一天。緊接著,茅臺晚間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產品塑化劑含量均符合衛生部有關塑化劑標準的公告,并附有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貴州質量監督檢驗院及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公司的檢測報告,以及企業部分內部圖片。
在公告中,茅臺并沒有針對之前提出的“水晶皇”檢測報告中的六大疑點進行過多的說明。
“水晶皇”稱茅臺酒含塑化劑
自從酒鬼酒曝出塑化劑事件以來,白酒行業便處于風口浪尖,多數酒企占“塑”變色,企業處于高度“驚恐”狀態,生怕自己是下一個“酒鬼酒”。然而,作為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貴州茅臺不幸“中槍”,自11月29日,名為“水晶皇”的網友稱購買茅臺酒在香港檢測被公布后,茅臺深受“塑化劑”傷害,作為資本市場上的第一高價股,茅臺股價從200元下探至184點(12月6日),12月7日的收盤價為198.79元/股。
雖然貴州茅臺在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經自查及與權威檢測機構比對結果,公司出廠產品塑化劑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監管部門限量要求。但是,“水晶皇”9日晚公布的貴州茅臺含有塑化劑的檢測報告無疑讓貴州茅臺更加被動。
據了解,網絡ID為“水晶皇”的香港投資者9日在雪球網主頁上公布了此前他個人送檢的茅臺酒檢測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其所購買的茅臺酒中,含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為3.3mg/L。而在衛生部551號文件中,DEHP在食品中殘留標準為不超過1.5mg/kg。
正是因為有了上述的檢測報告,茅臺酒塑化劑超標的報道見諸網絡及各大報端。茅臺的緊急停牌在內人士看來,都是茅臺酒塑化劑檢測結果惹的禍。
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白酒中塑化劑含量的國家標準,之前衛生部給出的DEHP最大殘留量也只是一個參照標準。
“水晶皇”稱受到威脅
貴州茅臺以停牌來應對“水晶皇”網友的檢測結果。另據媒體報道,茅臺透過其代理公關公司發布了公司質量部門針對“水晶皇”送檢茅臺酒的檢測報告提出了六大質疑。
首先,茅臺稱“水晶皇”檢測方法和項目存在偏差,其使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1911-2008,并未包含檢測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和DID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的內容,而這兩項卻出現在了報告當中。同時,圖片中顯示DEHP檢出含量為3.3mg/L,計算結果只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不符合三位有效數字的報告規范。
第二,對于投資者自稱展示的PDF版本,在第三張圖片中,看到多處顯示有回車的標識符。“PDF版本的檢測報告是不可能顯示回車標識符的,僅有在WORD軟件中才會顯示”。
第三,根據圖片的拍攝日期,第三張圖片是在2012年12月9日0:11分拍攝,而第一、二、四張圖片是在2012年12月9日18:00后才拍攝的。“說明其報告在WORD軟件中編輯在先,打印后并拍攝下來在后”。
第四,報告中顯示了水印DRAFT,說明該版本還是初稿,并非最終結果。而香港檢測報告是否會出初稿,并不確定。
第五,報告中貴州茅臺酒的“州”字,拼寫成“洲”,產品說明與實際產品不符。
第六,報告中并未顯示所檢測茅臺酒的生產日期及批號,僅從照片上無法肯定該報告所指的貴洲茅臺酒是博文之前提到的2012-05-11生產的200ml貴州茅臺酒。
針對茅臺提出了六大疑點,送檢人“水晶皇”在博客中回應:“我也怕有人找我算賬,你看新浪上面那么多威脅我的評論,現在連有些基金經理也出言了!為了我的安全,我是想把PDF的檔轉成WORD檔的,然后就把上面的個人資料刪掉,再上傳這個WORD的檔案的。但是到后來,不知道為何,上傳不了WORD檔。所以就只好從電腦打印出來,再用手機拍照,再上傳。”
本報記者致電茅臺董秘樊寧平了解情況,但是手機一直無法接通。
茅臺發布檢測結果均合格
對于“水晶皇”發布的茅臺酒檢測報告,貴州茅臺官方沒有給出正面回擊,但是,令投資者意外的是茅臺發布了相關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
據茅臺公告顯示,其送檢產品為茅臺53度飛天茅臺及15年貴州茅臺酒。貴州質量監督檢驗院檢測的是53度飛天茅臺,送檢時間為2012年7月23日,產品生產日期為2012年7月11日,DEHP 的含量為0.32mg/kg,結論是合格;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的53度飛天茅臺,送檢時間為2012年8月1日,產品生產日期為2012年7月11日,其中,DEHP含量為0.153mg/kg;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的是53度飛天茅臺和15年貴州茅臺酒,其送檢日期為12月3日,53度飛天茅臺生產日期為2012年10月24日,其DEHP的含量為0.54mg/kg;15年茅臺生產日期為2012年11月1日,DEHP的含量為0.76mg/kg。
從貴州茅臺的檢測報告中可以看出,其產品中是含有塑化劑的,只是含量均符合《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衛辦監督函[2011] 551號)中的標準。
不過,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茅臺送檢產品都是今年7月份以后生產的酒,而中國釀酒協會在4月份和7月份曾責令酒企整改的通知,消費者之前喝的酒中塑化劑的含量到底是多少,作為消費者有知情權,因此,茅臺應該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再公布7月份之前的酒。
而白酒專家肖竹青則對記者表示,茅臺檢測的結果是針對某個批次的酒,企業應該做出承諾,如果其他批次的酒出現問題,茅臺應該給予召回,這樣會讓消費者放心,也讓經銷商放心。
茅臺品牌形象將受損
在茅臺遭遇“塑化劑”檢測之后,有業內人稱,茅臺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其應該在酒鬼酒曝出塑化劑事件后,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聯合其他酒企協助國家相關檢測部門,促進白酒中塑化劑含量標準盡快出臺。而這次被送檢塑化劑不管是否超標,對茅臺品牌影響是直接的。
回顧酒鬼酒塑化劑事件,作為一家二三線酒企,酒鬼酒被曝出塑化劑事件后,公司產品質量及品牌形象方面都給投資者和消費者留下了難以消除的影響,并危及到酒鬼酒的市場銷售,經銷商的退貨讓酒鬼酒飽受壓力,而市場中如何重拾消費者的信心對酒鬼酒來說是一門長期要做的功課。如今,有著民族品牌標志的貴州茅臺“身染”塑化劑,雖然茅臺公布了檢測結果,但是事件對茅臺的影響已經造成,這對茅臺來說打擊是巨大的。
白酒專家趙禹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茅臺作為民間被公認的民族品牌,行業龍頭企業,其面對行業內曝出塑化劑事件后,沒有積極的去應對,沒有負起社會責任來,這次事件對茅臺的品牌形象會有影響,也會讓那些排擠茅臺的人有機可乘。
在趙禹看來,白酒板塊遭遇機構做空的痕跡比較明顯,消費者和投資者應該謹慎對待,辨清是非。而作為國家的質檢部門,應該盡快的出臺白酒中塑化劑含量的標準,讓企業不再恐慌,讓消費者正確消費,讓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