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豪宅全景
主人的臥室里的北極熊皮毛地毯
富麗堂皇的廳堂
大眾網1月14日報道 歐式風格的白色廊柱、東南亞風情的園林、游泳池、跑馬場,樹影婆娑,小橋流水……在別墅林立的當下,這些詞匯似乎并不吸引眼球。然而,在這些詞匯之前加個“海上”,就不得不令人稱奇了。
連日來,本報接到不少讀者報料,稱在南澳東山灣發現一棟神秘的海上別墅,面積多達數千平方米,耗資接近億元。據了解,這個地方不對外開放,只在節假日進行一些私人聚會,外界俗稱“海上皇宮”。有知情人士透露,“海上皇宮”存在已達五六年之久,卻一直沒有取得海域使用權,事實上是一棟“海上違建”。
記者探營
要打探這座“海上皇宮”并不難,記者隨便問了幾個當地人,就很容易找到了……這棟別墅分明建在海上,或者說,漂浮在海面上,如同一座“人造島嶼”。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日前驅車來到南澳東山灣。中午11點,東山灣碼頭上,漁民正在忙碌地將蠔殼運上岸,這里是東部的淺海養殖基地,三面環山,風平浪靜,除非是大的臺風來襲,這里基本上能夠安全,因此成為漁民們養殖的避風灣,也成了這座“海上皇宮”的“避風塘”。
要打探這座“海上皇宮”并不難,記者隨便問了幾個當地人,就很容易找到了,對當地漁民而言,那里儼然成了一處“旅游景點”。然而,和一般的旅游景點不同的是,“海上皇宮”雖然名聲在外,登上它卻并非易事。
“從來沒有上去過,”在碼頭經營商店的阿姨來此多年,她說,“那里是人家私人的地方,上不去的。”而平時上面也沒什么人,只在周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有一些男男女女出入其中。“但在它附近轉一轉是可以的。”
于是,記者決定租下一艘快艇到其附近先轉轉。開快艇的是發仔(化名),來東山養魚多年了,提起這個“鄰居”,發仔如數家珍,與自己的漁排相隔不過十余米,眼看著這座建筑從出生到擴張,再到現在的輝煌,發仔的言語之中難掩對“鄰居”的艷羨之情,“上面很豪華的”。
發仔口中的“豪華”并不夸張,穿過一片或漆黑或簡樸的海上漁排,在東山灣的一角,一座東南亞風格的豪華“宮殿”逐漸映入眼簾:先是一片柵欄圍起來的場地,細細看去,原來里邊竟然養著幾只馬匹,再轉過去則是另一番天地:一棟歐式的別墅,前邊綠樹相映、雕花精美,再轉過去,看似像大門口的地方,門前有兩頭石雕大象,而就在不遠處,還有一個幾十平方米的游泳池……如果不是耳邊還有轟隆的馬達聲,還有不時飛濺起的浪花提醒記者,一下子誤以為到了某處豪華別墅前。
然而,這棟別墅分明建在海上,或者說,漂浮在海面上,如同一座“人造島嶼”。
即便是島嶼也只能固定不動,而這座“海上皇宮”卻可以根據需要在海上漂浮。據介紹,“海上皇宮”事實上由幾塊組成,像跑馬場本身是一部分,在去年“黑格比”臺風之后才調整到現在這個位置。
“它可比人造島嶼厲害多了,”發仔說,即便是島嶼也只能固定不動,而這座“海上皇宮”卻是可以根據需要在海上漂浮的。順著發仔的指引,記者這才發現,原來,這座碩大的建筑竟然被無數根繩索固定在岸邊的巖石上。“抗擊風浪,起穩固作用的。”海邊出生的發仔說,盡管東山灣相對風平浪靜,但要讓建筑物老老實實“固定”在海上并非易事,更何況是這么一大片數千平方米的建筑,“一般來說,上面的建筑多高,下邊的承托也要多高,”發仔憑借自己的經驗說,但“海上皇宮”的建筑看上去和普通別墅差不多,有六七米高,那么,它除了靠繩索與岸邊實現固定外,又靠什么承托而漂浮在海面呢?
“應該是靠膠桶、泡沫等漂浮物吧,”但這樣說,連發仔自己都不確定,隨后他又搖了搖頭,直嘆,“很厲害啊!”
在發仔眼里,“海上皇宮”厲害的還不止這些,還有“海上皇宮”的拼接和組裝功能。據發仔介紹,“海上皇宮”事實上是由幾塊組成的,像跑馬場本身是一部分,以前并不是在現在這個位置,是在去年“黑格比”臺風之后才做的調整。
“那是私人會所,不是一般人能進去的。”
但當記者要求“登陸”一探究竟時,發仔卻馬上面露難色,“那是私人會所,不是一般人能進去的。”他說,平時“海上皇宮”的“主人”雖然不在,但始終有幾個管家守護,打掃打掃衛生、喂喂馬,只有在周末或者節假日,這里才會熱鬧起來。“有時候有很多模特過來,”發仔說,他們在自家的漁排上都可以免費觀看模特表演。還有的時候是一些名人,“名主持人啊,他家里都掛著和這些名人的照片呢。”發仔說,這些都是自己一次上去的時候看到的。
除了模特表演,有時候這里還有時裝秀,甚至還有時候會燃放煙花。漆黑的夜晚,漆黑的海面,彩色的煙花一飛沖天,讓所有周圍的漁民不能不印象深刻。
“有時候還有人上去拍電影呢,”發仔說,就在前不久的一個周末,就有一個攝制組來拍過,“聽說一次要五六十萬。”
這個消息在另一位漁排主人——吳伯那里也得到了證實。他來此經營海上漁排十多年了,親眼目睹“海上皇宮”的成長,他說自己認識“海上皇宮”的“老板”,還不止上去過一次。“聽說是山東的,還是東北的?”并答應幫記者電話聯系試試,然而,幾分鐘過去之后,吳伯給記者的答案依然是:“不能上去”。“聽說,只有屋主請的貴賓才進得去,”吳伯說。
網友曝光
“海上皇宮”已是網絡熱詞 從衛星地圖上清晰可見
盡管屢試不得入內,但記者卻意外地在網上找到了大量“海上皇宮”的照片,網絡上都能見到有關“海上皇宮”的討論。
不少網友還貼出了大量“海上皇宮”的內部照片:東南亞的雅致園林,大門口矗著一座大象雕塑,一層中間挑高大廳里擺著歐式沙發,迎面放著兩具武士的戰刀和盔甲,背面墻上掛有一件蒙古王爺的王袍;另一側,是一些道教主題的壁掛,和中國傳統的飾品。往內里走,可通往主人邀約朋友聚會狂歡的酒吧,在露臺一側,面朝大海。天花板上掛著逼真的鹿頭,吧臺、座椅、樂器、骰子,陳設仿佛老西部片里的場景。
兩側的臥房是鄉村田園風格,精巧考究的櫥柜,素凈的小碎花鋪滿床,深紅色的木地板,主人的臥室里的北極熊皮毛地毯,書架前排擺放著在各種公私場合的合影,仔細看這些圖片,竟有不少熟悉的公眾人物:洪金寶、王石、楊瀾、陳魯豫、竇文濤……房間落地玻璃窗外,木制的露臺伸出去便是大海。
“這才叫豪宅,現在被開發商的廣告忽悠得差不多不知道什么是豪宅了。”
“與其說豪宅,不如用私人會所來形容更貼切,這哪兒是住的地方啊,更像一個社交場所。”
還有很多網友為“海上皇宮”上的賽馬場嘖嘖稱奇
“2007年去看過一次,為其奢華所驚詫,……屋子里到處掛滿了名貴的油畫和工藝品,富麗堂皇,令人嘆為觀止。網友“白衣秀才”說。
就連在谷歌(Google)地圖上,都可以清楚地搜尋到這座“海上皇宮”的準確位置。在衛星圖上,可以看到不少海上餐廳在靠近岸邊的地方連成一片,而“海上皇宮”就陳列在這些海上餐廳的一側。能清晰地看見建筑物的結構,其規模甚至比例尺縮小到了1千米仍可以分辨出來。從衛星照片的拍攝年限可以發現,這座“皇宮”存在幾個年頭了。
“已經建設了五六年,”一位當地漁民告訴記者,“海上皇宮”就在幾年間,房子的面積不斷在“擴張”,原來只有一個正廳正房,后來又多了一個大花園,還建了一個跑馬場,“以前聽說價值三千萬,現在,據說要接近上億才能下來!”還有漁民稱,“海上皇宮”每年的維護費用就不是一筆小數,“來一次臺風,吹爛很多東西,修復至少幾十萬。”
但就是這樣一座造價和維護均不菲的“海上皇宮”,網友在紛紛驚嘆于其奢華的同時,也有不少人發出疑問:“為什么私人能隨隨便便在海上建房子?”“有沒有合法手續?”甚至于有網友決定效法,回老家,花上幾十萬,到湖上蓋棟房子。
廳堂正房的背面
“海上皇宮”的跑馬場。
各方說法
“海上皇宮”無論是從建設還是定位,都與“現代化休閑漁業”的目標背道而馳,脫離了政府部門的監管,“所以我們依法做出了處罰,提起了訴訟。”
——龍崗漁政漁監大隊負責人
龍崗漁政:“海上皇宮”屬違法用海
帶著網友的質疑,記者決定到相關主管部門求證。就在尋找過程中,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管理局網站上的一則有關“深圳市龍崗區東山海上構筑物行政處罰聽證會”的信息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則消息顯示:
“位于龍崗區南澳東山淺海養殖區內的海上構筑物(被外界稱為“海上皇宮”)未辦理海域使用權證,屬于違法用海。”且同時顯示,深圳市龍崗區海洋局已經于2008年1月批準立案調查,查實“海上皇宮”非法占用海域面積達1.58公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深圳市龍崗區海洋局對"海上皇宮"的主管單位處以71.1萬元行政處罰并責令其限期恢復海域原狀。”
隨后,記者致電龍崗漁政漁監大隊,其負責人證實了這一信息。他表示,“海上皇宮”確實存在違法用海行為,且該大隊已依法向龍崗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限期恢復海域原狀。該負責人還表示,關于“海上皇宮”,以前省里確實有過指示,允許該項目作為現代化休閑漁業來發展。但是后來,“海上皇宮”無論是從建設還是定位,都與“現代化休閑漁業”的目標背道而馳,脫離了政府部門的監管,“所以我們依法做出了處罰,提起了訴訟。”
我們有廣東省海洋局的批文,海上皇宮作為一個高檔海洋休閑項目,省海洋局有關領導都到這里考察過,并在2008年批文允許我們先行先試。”
——深圳某地產企業董事長郭奎章
“海上皇宮”主人:有“先行先試”的批文
記者千方百計聯系到了“海上皇宮”的主人——深圳某地產企業董事長郭奎章。對于漁政大隊的說法,他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晶報:聽說海上皇宮未辦理海域使用權證,屬于違法用海?
郭奎章:我們有廣東省海洋局的批文,海上皇宮作為一個高檔海洋休閑項目,省海洋局有關領導都到這里考察過,并在2008年批文允許我們先行先試。因為這種形式在以前是沒有的,海上皇宮屬于漂浮物,以前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晶報:但是海上皇宮2003年起就存在了吧?
郭奎章:當時我們有跟村里簽合約,這個合約至今有效。此外我們還有南澳街道辦的批文。當時這是一個扶貧項目,因為村里也想就此解決一些就業,帶動經濟發展。你想想,這么大一個項目,投資很多,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成的,我不可能沒有得到任何批文就貿然動工。
晶報:海上皇宮解決了多少原村民的就業?
郭奎章:十幾個。
晶報:為何龍崗漁政漁監大隊還在依法行政呢?
郭奎章:可能是地方和省里對問題的理解有不同。我們會繼續與龍崗有關部門溝通。
晶報:但是龍崗法院已經在“走程序”了,海上皇宮會不會被拆了呢?
郭奎章:不會的。
晶報:海上皇宮是私人會所吧,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是不能進入的。
郭奎章:是的。但是很多深圳各界的朋友,都來這里玩過,我都是免費招待大家。
晶報:既然是建設在公共海域上,有沒有可能讓會所的開放度加大一些,讓更多市民和企業家都來分享這份休閑呢?
郭奎章:這個不大可能。因為我也沒有想就此牟利,都是免費的。
晶報:這個項目投資多少?
郭奎章:七八千萬吧。
記者手記
規范使用海洋資源值得探討
一方說,“沒有海域使用證明,屬于違法用海行為,”要求恢復海域使用原狀;一方則說,“有廣東省海洋局的批文,”屬于省里“先行先試”項目。采訪過程中,隨著一個個謎團的破解,又不斷有新的疑團涌現。
“海上皇宮”能否定性為“海上違建”并拆除?
“因為這種形式在以前是沒有的,"海上皇宮"屬于漂浮物,以前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郭奎章的這句話不由得引發記者的思考。作為一座濱海城市,近年來,深圳的海洋資源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如何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好這片藍色資源?目前旅游娛樂用海在我市尚處于初級階段,僅占全市海域使用面積的1.8%左右,相關的海域使用管理需要進一步明確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