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28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蔡筱夢)親,今年你在淘寶花了多少銀子?
近日,一張名為《曬曬你淘寶一共花了多少錢,我反正想去死了》的帖子在網絡爆紅。數千位網友跟帖曬出自己的淘寶年終賬單,多數人驚訝于賬單的“慘不忍睹”,紛紛直呼“讓我自行了斷吧!”
從網友的淘寶賬單來看,消費范圍大到電器、手機、電子產品,小到衛生紙、睫毛刷、話費充值等雜七雜八、無奇不有。消費金額一年萬元以上很常見,十萬以內的更是不在少數,最多的更是達到了48萬。
再逛淘寶就“剁手” 卻發現自己是千手觀音
網友們按不同消費額度劃分了標準,500元以下為勤儉持家型;500元至5000元為普通青年型;5000元至1萬元為鋪張浪費型;1萬至3萬元為“剁手型”;消費3萬至5萬元的,應該被“拉出去槍斃型”而年消費超過5萬元以上的,被稱之為“槍斃10分鐘都不為過型”。
不少網友自嘲道:“淘寶是一條不歸路,開了支付寶(微博),生活真潦倒。”“淘寶逛一年,一輛車沒了!”“買了四年淘寶一套首付沒了啊!”“再買就剁手!誰也別攔我!”“剁完手發現自己是千手觀音啊有沒有!”
各大社交網站和門戶網站興起“曬賬單”的熱潮之后,不斷的有人“爆料”自己在淘寶網(微博)購的“心路歷程”。
網友“四十幾個薩滿”順手查詢了自己從2007年到2011年的淘寶消費記錄竟然高達28萬多,頓時“驚為天人”,直呼“完全震驚啊,首付沒了!樓主我沒有救了,你們快點爆自己的啊!我死了就看不到了!”
一位名為“不裝筆會不會死人”的網友默默的貼出了從今年的淘寶賬單,顯示支出共236筆,總計48萬2402元。網友紛紛表示:“一山還有一山高。”“48萬的那位,看到你我舒服多了……”
跟帖的網友中也不乏節省型的,如網友“五月出發”一年內消費才9筆,總計1072元。“星星的平常生活”一年內的淘寶賬單為5945元。據記者統計,跟帖網友的年消費額集中在1到5萬之間。
在爆料自己“敗家史”的同時,網友們也紛紛開始了理性分析,自我檢討。
“網購有風險!”網友cdiloveu表示:“平時懶得去實體店購買,有空就逛淘寶,知道網購有一定風險還是期待收到貨的那一刻,惡性循環!”
“拿著真實的鈔票花出去的錢才覺得是錢,只看數字讓人覺得沒花似的!看看交易記錄也根本不知道花了些什么,消費要理智!”“除了淘寶,還有京東(微博)、當當(微博)等,數不勝數。加上各種打折優惠,秒殺限時,根本都在刺激消費,被便宜沖昏了頭腦!”
網購易成癮專家建議應轉移興趣點
不少網友在曬完自己“悲痛欲絕”的賬單之后,決心遠離網購,但往往事與愿違。多數網友表示依然抑制不住網購的沖動。對此,杭州可心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徐振宇提醒大家:網購易成癮,應加強自制力,盡量轉移興趣焦點。
徐振宇表示,網絡購物是否成癮不可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具體分析,主要還是看網購者本身是否因為網購的結果造成痛苦。判定是否網購上癮的標準主要有:網購金額是否超出主觀消費能力;網購后是否后悔、痛苦;是否無法終止網購,無法遠離網購;網購的時間跨度是否夠長等。
若有上述癥狀者,應及早加強警惕。徐振宇還表示:“一些網購成癮的網友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病態,一些網友會將情感的空虛、情緒壓力的宣泄寄托在網購上,這與賭博上癮是類似的癥狀。”
“若發現網購只是自己心理緩沖的慰藉行為,應當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找家人朋友乃至專家幫助緩解。”徐說。
徐振宇也提供了一些預防和抵制網購成癮的建議與方法:如計算自己的網購時間和次數,以量化的數字勾勒生活模式從而警惕自己規劃健康的生活模式;定期遠離網絡,減少網絡占據生活的時間;注意情緒調節,防止網購成為壓力宣泄的轉移;區分網購資金的來源,找家人親屬來控制網購金額,斬斷網購資金鏈;多去戶外走走,加強體育鍛煉,轉移興趣焦點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