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難討檢測費
“我連檢測費都要不回來,何談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賀磊說
在維權的人群中,賀磊身份特殊。
這名來自湖南的“較真兒”消費者,認為自己的遭遇也與“淘寶商城”檢測政策有關。
賀磊在“淘寶商城”買了一款號稱“銷量上千”、描述為“真皮”的女包,商家承諾“假一罰萬,可送檢,如材質不符,檢測費由商家出”。
女包到手后,賀磊發現材質并非商家所說。為了賭口氣,賀磊咨詢“淘寶商城”后,找了一家“淘寶商城”認可的檢測機構,花了700元錢把包送檢。
檢測結果顯示材質與商家承諾不符。
賀磊向店家維權,上傳了檢測報告,“我不指望假一賠萬,檢測費總該給我吧?”
很快,店家將貨款退還給賀磊,但對于賠付檢測費的要求,店家始終沉默。
“這就完了?”賀磊說,“淘寶商城”的店家做出退款,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這回我就要較這個真”。
隨后,賀磊向“淘寶商城”投訴,客服告知想要繼續維權,只能再拍下該件商品,但不必付款,然后上傳上次購買這款包的檢測報告,“淘寶商城”將受理這筆投訴。
賀磊照做后,“淘寶商城”發來答復郵件:“經核實,由于此商品違規證據不足,或者被舉報方在收到舉報后及時作了更改,所以舉報不成立”。
“總有說理的地方吧”,賀磊找到“淘寶商城”總部,正好遇到維權的店家。
聽到“淘寶商城”人員說,扣除違規店家的保證金建立消費者保障基金,用于給消費者的“假一賠五”,“我怎么連檢測費都要不回來?”賀磊覺得有點兒可笑。
9月26日,“淘寶商城”公關總監顏喬稱,賀磊的投訴未獲認可,是因為他當時發起的是售后維權,“淘寶商城”處理售后維權的原則是消費者和商家有個前期的溝通,如果雙方能夠協商一致,淘寶商城工作人員是不會介入的。
“商家響應了維權,把貨款退給了消費者,做到了做好售后服務,這個維權就結束了。”顏喬說,賀磊拍下第二筆交易,但沒付款也沒拿到貨,“淘寶商城”無法判定第二次拍的產品是否也像第一次的商品一樣,所以無法支持消費者的維權要求。
商家改行“黑”商家
沈暉的團隊正在研究,“趁亂搞個抽檢師,估計更好來錢”
當王巍、賀磊焦頭爛額時,沈暉(化名)則在暗處慶幸。
一個名為“網賺”的QQ群,各種頭像不停閃爍。
沈暉在招募發票師,他專靠敲詐“淘寶商城”商家賺錢。
QQ群中也有商家潛入,“你這不是詐騙嗎?”并敲過來一長串憤怒的表情符號。
沈暉一拍桌子,揚起煙灰無數,“我就是搞你,你能怎么著?”
戴著黑邊眼鏡的沈暉,線下比線上斯文得多,他坦言“心里有恨,就是在報復”。
兩個月前,沈暉還是“淘寶商城”銷售小飾品的商家,平均每天銷售六七十單貨。
7月初一天,一位買家從沈暉的店鋪挑了件小飾品,通過阿里旺旺詢問“能不能開發票?”
這件飾品售價不到一塊錢,沈暉覺得開發票麻煩,說開發票需另出貨款5%的稅點。
這句話剛發,對方立刻下線。
按照“淘寶商城”的服務規則,商家須無償提供普通發票。
當天下午,有個陌生“阿里旺旺”要沈暉加個QQ號。
QQ上,對方直接說,“不開發票要被投訴,想不想解決?”
沈暉問如何解決,對方發來支付寶(微博)賬號,“打1000元進去,就撤銷投訴。”
沒有打錢,沈暉大罵對方。幾天后,他的店被扣了6分,銷量銳減到每天七八個訂單。
沈暉不服,把對方敲詐的聊天記錄上傳,要求“淘寶商城”核實。“只認阿里旺旺。”淘寶商城答復,QQ記錄不能作為證據,相關處罰成立。
沈暉跟其他商家打聽,“這叫發票師”,不少商家都被“黑”過。
“還有差評師、投訴師。”沈暉在網上一搜,這一行還有專門的培訓教材。他花20元買了一套,教材里說得明白,“玩的就是淘寶商城規則的漏洞”。
越看越解氣,沈暉干脆把店鋪轉給朋友經營,自己干起發票師。
“這行賺錢太容易了。”9月12日,沈暉抽著軟中華,靠著轉椅,蹺著二郎腿。
整個8月,沈暉得手30多次,“要800塊,還是要1000塊,全看我的心情。”他說,準備招些人手擴大經營,“干這行都跟淘寶商城有關系,不是曾經的商家就是商城工作人員”。
“每次就是千把塊錢,就算商家報案,警方也不會立案。”沈暉說,“淘寶商城”的監管更是形同虛設,他用來“釣魚”的多個阿里旺旺號,至今沒有一個被“淘寶商城”查封。
按照“淘寶商城”規定,買家注冊阿里旺旺,不需綁定身份信息,只需一個手機號。
在沈暉樓下小店,手機號30元一個,不需要任何身份信息。
如今,沈暉的團隊正在研究“淘寶商城”的抽檢規則,“趁亂搞個職業抽檢師,這個估計更好來錢”。
“淘寶商城”公關總監顏喬稱,最近幾個月,商城不斷給商家發站內信,告知商家注意詐騙,“現在我們也會跟公安部門配合,對集團式的詐騙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