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布虛假招聘信息 招聘網站或要承擔民事責任
網絡招聘陷阱重重,我們建議求職者可通過搜索引擎查詢相關的公司信息,如果發現同一個號碼被不同網站冠以不同的單位的聯系方式進行招聘,請不要相信這一類的招聘信息。還有正規公司留下的電話號碼多為固定電話號碼,如果是私人手機號碼,就應該提高警惕。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春蔚,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邵桐律師對此發表意見。
張春蔚:之前馬云說過,如果關掉淘寶能夠解決淘寶的假貨問題,他可以立馬關掉它。這句話的背后就說明什么呢?現實社會當中我們碰到的那些負面的東西在網上也有,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工具,要想完全把工具當做信任本身,可能就缺少一定的鑒別力.所以即使是已經經過鑒別的,你還可以用搜索工具,讓自己獲得更多的保障,手不能懶。千萬不要因為它是所謂的正規的企業,就放松警惕。
邵桐:我認為58同城網除了做了上述工作以外,還應當做兩個補充的工作,第一,將被查詢賬號相關的信息在網站的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并做出提示,使更多的求職應聘者能夠更直觀、更快捷地將這些虛假信息加以排除;第二,由于這些虛假信息的發布者涉嫌刑事犯罪,可能構成詐騙罪,因此建議58同城網將相關的資料移送公安機關做立案處理。
另外,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6條的相關規定,由網絡的提供者以及網絡的利用者來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第36條有三層意義,第一層,網絡的用戶和網絡的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二,網絡的利用者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提供者刪除和屏蔽、斷開連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者如果收到相關通知后并沒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導致受損害的數額擴大的情況下,應當對損害擴大的部分與該網絡的利用者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三,網絡的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提供侵害他人民事權益行為,為采取必要措施,與該網絡的利用者承擔連帶的民事責任。這三種情況下,受侵害的人應當根據哪種情況主張自己的權力,應當在解讀法律之后根據自身的情況來主張相應的民事法律。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