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商人去樓空 手機三包無人理
“如果真的是資不抵債倒閉了,我們只能自認倒霉,但現在企業很大,工廠的機器依然在開,卻拒絕提供‘三包’服務,這不是坑了消費者和我們代理商嗎?”日前,在華強北專做手機生意的宋先生、王先生向本報反映,通科集團關閉下屬公司長營通訊,并拒絕為原先以長營通訊名義銷售的金鵬系列貼牌手機提供后續“三包”服務,現在只能由代理商埋單,為此苦不堪言。
長營通訊負責人表示,長營通訊與通科集團無隸屬關系。同時該負責人稱,銷售金鵬貼牌手機,已經向金鵬集團繳納數十萬元保證金,代理商擔心售后“三包”,可與廣州金鵬集團協商解決。
金鵬貼牌機售后成問題
宋偉明是一名常年在深圳華強北“淘貨”的手機生意人,據其反映,自去年年底,他開始代理長營通訊金鵬系列貼牌手機在浙江地區的銷售。
“出現問題之前,雙方合作一直很愉快,我半年時間,代理了一萬余部金鵬手機,以金鵬2525為主。”宋偉明告訴記者:“問題發生在今年7月份,我們快遞到長營通訊的問題手機全部被原封不動送回,于是我找到位于賽格廣場17樓(長營通訊辦公地址),卻發現長營通訊已經人去樓空,聯系對方相關負責人得知,長營通訊不做手機生意了,已經關閉了。”
宋偉明表示,通科集團是長營通訊母公司,現在其位于福永鳳凰山下的工廠一直在開工。“我先后多次聯系通科集團負責人,對方一直推諉,直至現在‘三包’遺留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宋偉明告訴記者,兩個月的時間,經他手銷售出去的手機已經有近百部出現問題,沒有零配件,代理商做不了“三包”,只能拿尾貨為消費者更換,已經換出去了五六十部。
與宋偉明相比,王三偉則認為自己算是幸運的。 “每天的出貨量很大,我也記不清具體的日子,今年五六月份我與長營通訊建立聯系,在參觀了通科集團的工廠后,認為企業很雄厚,就做了長營通訊山西省總代,首批拿了700部金鵬2525。”王三偉表示,拿了第一批貨后,長營通訊就關閉了。“現在有幾部手機出現問題,也維修不了。誰賣的手機越多,未來的損失越大。”他說。
涉事手機估計數十萬部
宋偉明和王三偉告訴記者,他們與長營通訊之間的生意往來一直都是現金交易。“半年一萬部的量在華強北不算什么,只有上十萬部的量才會簽訂代理協議。”宋偉明表示,由于量少,他們與長營通訊并未簽訂代理協議。
“長營通訊做的都是貼牌金鵬手機生意,這個手機是通科集團生產的,貼牌手機是國家政策允許的,都有‘三包’服務卡。”宋偉明表示,即便沒有代理協議,長營通訊也必須提供“三包”服務。
那么,到底現在有多少金鵬手機涉及其中?對此,宋偉明表示:“通科集團應該是自2008年初開始生產金鵬貼牌手機,我所知生產的型號有3種,我從去年年底代理他們在浙江地區的銷售,走的量有一萬多部,加上其他代理銷售的,浙江地區的總量估計有三四萬部。長營通訊全盛時在全國有七八十位代理商,由此來看,三四十萬部是保守估計。”
長營通訊讓記者找金鵬
按照宋偉明和王三偉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昨日上午致電通科集團負責人顏十一求證。顏十一表示,長營通訊是他的二弟、三弟創辦的,但親兄弟明算賬,與他創辦的通科集團無任何關系。顏十一提供了其三弟(以下稱呼轉為“顏三先生”)聯系方式,建議記者對其進行采訪。
顏三先生首先表示,長營通訊與通科集團無隸屬關系。“所謂有關系,就是長營通訊曾經租過通科集團的廠房讓代理商產生了誤會。”顏三先生告訴記者,長營通訊經營不善,倒閉了,作為企業負責人,他比誰都難過,但企業沒有欠員工一分錢,沒有欠供貨商的錢,沒有欠代理商的錢,只有代理商欠他的尾款,他問心無愧,對于遺留的“三包”問題,他表示抱歉。
“庫存的零配件都已經發給一些代理商了,我這邊現在已經做不了售后服務。”顏三先生表示,長營通訊貼牌金鵬手機,曾向廣州金鵬集團繳納過數十萬元的保證金,現在保證金還在金鵬集團手中,建議代理商找金鵬集團協商解決售后“三包”。
金鵬說未與長營有業務
記者隨即致電廣州金鵬集團,該集團總機工作人員咨詢過相關負責人后回復記者,廣州金鵬集團沒有跟長營通訊發生過任何業務聯系,也沒有與通科集團發生過業務聯系。那么,長營通訊賣出的手機怎么會貼金鵬的牌?“肯定是假冒的。”該工作人員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