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收藥小廣告無處不在
記者走訪調查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安貞醫院等多家醫院,在這些醫院的走廊拐角等隱蔽處,發現寫有“高價收藥”的小廣告,上面直接附有聯系電話。記者在醫院附近、過街天橋等處,也發現了或隱蔽或明目張膽高價收藥的小廣告。
記者在回龍觀大藥房附近,采訪了數位消費者,他們均表示看到過這種收藥的小廣告。一位消費者說:“政府管理部門應當給予足夠重視,加大執法力度。如果法規有漏洞,那么就要盡快制定細則或補充條例。搞一兩次突擊行動是必要的,但更應采取徹底解決的辦法,使藥販子承受的風險遠遠大于他的收益,最終讓他畏險而退!”
記者打開百度網頁輸入“高價收藥”,隨即就能搜到21,900篇記錄,瀏覽這些網頁找到“商家”的聯絡方式(地區,QQ,MSN,EMAIL等等),堂而皇之地提供個人手機號碼的更是不在少數。記者根據上面的一些聯系方式聯系到了數位藥販。
記者使用聊天工具隨意加了一個名叫“全國藥品收購”的人,和該人攀談起來。
記者:“你們一般都收些什么藥��?我是醫療衛生系統的,想搞點藥出來弄點錢!”
藥販子:“我們什么都收!”
隨即他給記者發過來一個顯然是經過準備粘貼過來的收售各種藥品的藥品單:“長期收售各種藥品,如糖適平、都可喜、格華止、奇正貼、達美康、尿毒清顆粒、丹參滴丸、通心洛交囊、仙靈骨葆、諾和靈、拜心同、馬丁林……”記者隨即詢問其中一些常用藥品的價格。藥販子:“諾和龍片45元,諾和靈45元,拜心同22元,馬丁林10元。”對方顯得很爽快。
記者發現這些藥品的價格顯然比市場價格低了很多,提出“你這價格太低了點吧?上調20%到30%還差不多。”
藥販子:“現在貨不好賣你應該知道的啊。”
記者:“你們一般都往哪里賣��?”
藥販子:“哪里都賣的!”
見記者有所遲疑,藥販子補充道:“價格你定,只要合適就行。”
爆料:已形成巨型利益鏈
為何藥品回收的現象如此普遍,如此猖獗呢?藥販收藥的主要渠道又是什么呢?經過記者暗訪調查,發現在“賣”的源頭環節上,藥源十分廣泛,主要集中在以下渠道:一是醫院。主要是醫生或護士從患者那里截留的部分藥品,長此下去,數量可觀。除了藥品還包括各種片劑,藥劑等等都是藥販子的“獵物”。二是持有醫�?ǖ娜撕凸M醫療人員。這些人買藥品可以報銷,會和一些心數不正的醫生相勾結,多開出藥品,然后再將這些藥品以低價賣給藥販子,自己從中牟利。三是醫藥代表處。
有些醫藥代理的部分藥銷量不佳,倉庫又有大量庫存,他們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就把這些藥品以低價直接賣給藥販子。此外,藥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購藥渠道,那就是一些官員受賄得來而吃不完的藥品,這些多是名貴的補藥或保健藥品,利潤非�?捎^。四是一些醫療研究機構的截流。他們在做日常實驗和臨床實驗的時候會從制藥廠家以市場價的10%到20%買入,往往藥品會有多余,或者有意多購,他們再以市場價格的50%?80%賣給藥販子,從中賺取差價。五是過期藥難以“過期”。醫院在經濟利益驅動下,醫生給病人開的處方,遠遠超出了病人對藥品的需求量或者有些家庭擺著以防急需,盲目購藥,為了不造成浪費把快要過期的藥品賣給藥販子,挽回損失。藥監部門每年都會對從醫院和藥店退回到藥廠的過期存貨進行處理,集中銷毀。這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而現實中,部分診所、藥店、廠家處理過期藥品時,存在很大的隨意性,這就使一些不法藥販有了可乘之機。
而在“買”的環節上,藥販子充分利用了買家貪圖便宜的心理。而藥販子常常會和買家說自己的藥品是廠家直銷,價格低于市場價格,把收購來的藥品兜售給自以為占了便宜的買家,而這些買家大多集中在城市比較偏僻的地方和郊區,因為這些地方多是民工、城市低收入者和流浪人的住所。
記者在暗訪過程中,聯系到一位自稱“耿子”的藥販子,記者表示對此行業有一定的興趣,想向大哥請教請教“致富秘方”�?墒枪⒆颖硎咀约阂呀�“洗心革面”了,他說當藥販子也成為一種職業的時候,自然“競爭壓力”也很大。據這位耿子介紹,大多藥販子其實都是起了中轉站的作用,他們大多都是自己上面“東家”的業務員,他們收集的藥品達到一定數量后就會由自己的上線來收購,他們只是從中賺取差價而已。這些大量收集的藥被運到外地然后再進行銷售。在全國各地都有他們“東家”的網點,但重點針對偏遠農村診所和一些沒經營許可證的黑診所、私人診所。因為這些地方買藥的人對藥品不是很了解,只要藥品價格便宜,能起作用,他們就會買。而這些藥品又以治療慢性病居多,因為這些藥品按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慢性病,吃藥也吃不死人,而且自己久病成醫,每次知道自己吃什么藥就可以,不會去醫院花個門診費,直接用藥即可。而對于藥品是真是假,藥品的質量如何,沒有過多關注。”
“將回收藥進行重新包裝或不包裝重新上市,這都是公開的秘密了。”這名藥販子說據他了解,許多地方從地下加工廠到藥廠,再到醫院或藥店,已經形成了一條條巨型利益鏈。
危害:可能釀成公共衛生事故
那么,回收藥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據了解,藥品的回收主要有一般藥品的回收、治療慢性疾病的藥品回收、過期藥品和無批號藥品的回收。
相關醫學專家指出,這股藥品回收暗流對百姓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如不及時遏制,極有可能釀成公共衛生事故。
在記者的暗訪過程中,雖然大多數的藥販子已經表示不要過期藥品,但是有些藥販子還是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記者問道:“難道你們不怕出事��?問了這么多都不收過期的藥品了!”藥販子輕描淡寫地說:“過期藥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療效差一點,可以自己加大劑量嘛。”
北京某醫院藥劑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藥劑師說,過期藥的有效成分已經沒有了,西藥可能還會發生化學變化,如同慢性毒藥。例如,就拿最受藥販子歡迎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用藥來說,如果服用了過期的降血糖藥物,劑量的不穩定最終將導致血糖的急劇升高或降低,從而誘發各種合并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后果將不堪設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預防醫學教研室趙遠鵬研究員憤怒地表示:“難道非得等到出現像阜陽劣質奶粉‘殺人’這樣的惡果后才采取有效措施嗎?如果成批量的過期藥和無生產批號的藥品集中流入某地,服用該藥的患者極有可能出現集體中毒或死亡事件。由于藥品流入地多為外地縣市、偏遠農村等,當地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缺乏醫療人才和檢測設備,對突然發生的醫療衛生事件反應遲鈍,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追問:何以破解藥品收購利益鏈?
藥品回收的問題之所以這么普遍,這么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藥”上面。醫藥廠家、藥品制造商,甚至藥品、食品審批的部門、物價的審批部門、藥販子、醫院的院長、醫生等結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這個利益共同體是一個醫療上的強勢群體,而老百姓看病,在這個市場上肯定占弱勢地位。
在各大醫院和醫院的附近都流竄著大量的藥販子,他們很多公然在白天上班時間拉起廣告,做起自己的買賣來。就算醫院的保安部門追究起這些熟悉的面孔也拿他們沒有辦法,藥販子臉上也沒有寫著“我是藥販子”,保安人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進出自由。不僅保安無奈,醫生也很無奈。
江蘇南京鼓樓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王義表示,這些藥販子已經猖狂到各大醫院都去,各種時間都去,甚至晚上值夜班的時候都不堪其擾。更有甚者一些女藥販子身著暴露,以色相勾結醫生。王義說:“如果你要抓藥販子常常治標不治本,抓不到把柄。由于只發現買的環節,沒有抓到賣的環節,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很難給他們的行為定性。”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要進行藥品的銷售,必須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任何個人都沒有私自經營藥品的權利。對于街頭回收藥品的行為,藥監部門會堅決進行打擊。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千萬不要為了貪圖一點小利將自己吃剩下的藥賣給藥販子。如果發現倒賣藥品的違法行為,可向藥監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