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央視關于鉻超標膠囊的報道,修正藥業方面回應稱,其生產的膠囊完全合格,并將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
那么,這些又臟又臭的“藍礬皮”是如何經過加工環節,一步步變成藥用膠囊,并通過藥廠、保健品廠、醫院和藥店等,最終進入消費者腹中的呢?記者經過長達8個月的調查暗訪,最終解開這層層黑幕,并且發現了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的藥品出現鉻超標現象。
此外,據《新聞晨報》官方微博客表示,在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相關違規藥企藥品后,上了榜單的修正藥業官網被黑,出現了如下一段話:“我的爛鞋子被你們拿去做膠囊了么?現在只能光腳路過。”
生產加工
用“藍礬皮”生產工業明膠(鉻超標十五六倍)
那么,用這種又臟又臭的“藍礬皮”生產出來的工業明膠,能不能用來加工藥用膠囊呢?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經理宋訓杰告訴記者:“百分之百沒問題。”
老牌工廠也違法生產
記者了解到,“藍礬皮”是工業皮革廢料,由于皮革在工業加工鞣制時使用了含鉻的鞣制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使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對此,宋訓杰也加以肯定,藍礬皮’鉻不用化(驗),肯定超標。”當記者追問會超標多少時,宋訓杰表示,“一般十五六(倍)吧。”
隨著調查的步步深入,記者又獲得了新的線索。江西省弋陽縣也有廠家在用工業廢料“藍礬皮”加工這種白袋子工業明膠。龜峰明膠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弋陽縣,是一家有著二三十年生產經驗的老牌明膠廠,年產明膠一千多噸。公司董事長李明元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他們廠使用“藍礬皮”生產的工業明膠也是通過白袋子包裝,大量賣到新昌縣儒岙鎮用來加工藥用膠囊,客戶多達上百人。
還擬定購銷合同推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知這種白袋子明膠賣到膠囊廠是生產藥用膠囊的情況下,這家廠竟然還專門擬定了一個工業明膠購銷合同,并在合同中聲稱,廠方提供的明膠為“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不得用于食用和藥用,購買方如違反則承擔完全責任,提供產品的廠方不負任何責任。李明元告訴記者,“(對方)要不就不買,要買就要簽合同。”
他還透露,在浙江新昌縣,業內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的現象非常普遍,“前兩年反正也不講什么藍礬皮不藍礬皮,在新昌我專門有個經銷部。全國四年五年(前),都是用我的這種膠。”
用工業明膠加工成藥用膠囊(鉻超標可高至40多倍)
那么,這種采用工業皮革廢料做出來的工業明膠,又是怎么加工成藥用膠囊的?調查中明膠廠和膠囊廠的人多次提到的重金屬鉻究竟超不超標?哪些藥廠在使用這些用工業明膠做的膠囊呢?記者繼續回到新昌縣調查。
膠囊生產環境和加工過程衛生情況糟糕
膠囊作為藥品輔料,生產環境和加工過程必須衛生。但是在新昌縣卓康、華星等膠囊廠,記者卻看到了另外一幕:人員未經消毒,便可隨意出入生產車間。負責挑揀整理的工人直接用手接觸膠囊。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損膠囊被掃起來,連同切割下來的膠囊廢料一起回收使用。
記者還看到,這種工業明膠原料在用來加工藥用膠囊前首先要進行溶膠,并根據藥廠需求添加各種食用色素進行調色。由于這種明膠不衛生,在溶膠調色的過程中還要加一種名叫“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化學原料殺菌去污。就這樣,這種工業明膠,摻入膠囊廢料,經過色素調色及化工原料清潔,進行充分溶解,就成了加工藥用膠囊的膠液。膠液再經過半自動膠囊生產設備成型,最后通過切割整理,便加工成了五顏六色的藥用膠囊。
膠囊出廠時并沒有經過重金屬鉻檢測
按《中國藥典》規定,藥用膠囊出廠須檢鉻。但是這種膠囊沒有對重金屬鉻進行檢測,就直接包裝成箱,貼上合格證出廠了。在卓康、華星等膠囊廠,竟然連檢測膠囊鉻含量的設備都沒有。
2010版《中國藥典》明確規定,藥用膠囊以及使用的明膠原料,重金屬鉻的含量均不得超過2mg/kg。那么,這種白袋子包裝的工業明膠,以及使用這種工業明膠為原料做出來的藥用膠囊,重金屬鉻的實際含量究竟是多少呢?
記者在華星、卓康兩家膠囊廠,分別對白袋子明膠原料和藥用膠囊成品進行取樣,送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經過檢測,這兩家廠的白袋子明膠的鉻含量分別為62.43mg/kg和103.64mg/kg,按照國家標準中鉻含量不得超過2mg/kg的規定,這兩種明膠重金屬鉻含量分別超標30多倍和50多倍。兩家廠的藥用膠囊樣品中鉻含量分別為42.19mg/kg和93.34mg/kg,分別超標20多倍和40多倍。
事實上,在新昌縣儒岙鎮,部分藥用膠囊生產商對白袋子工業明膠鉻超標的事實心知肚明。浙江省新昌縣華星膠丸廠生產線負責人賴三軍告訴記者,“白袋子工業明膠鉻超標5倍、6倍。”
知多D:鉻超標可致癌
鉻,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容易進入人體細胞,對肝、腎等內臟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突變。
藥品流向 多家大藥企違法采購鉻超標膠囊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這種鉻超標的藥用膠囊,價格相對便宜,除了偷偷流入一些小藥廠、保健品廠、醫院和藥店之外,還賣到了一些大藥廠。賴三軍告訴記者,向其公司采購鉻超標藥用膠囊的,就有青海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這家大企業。
而新昌華星膠丸廠生產線負責人朱明光還告訴記者:“我這十幾箱膠囊要發到吉林長春海外制藥集團公司,這家集團都很大了吧,都在做啊!”
隨后,記者分別對青海格拉丹東藥業公司和吉林長春海外制藥集團公司兩家制藥廠進行了調查,發現這兩家藥廠的確都在使用浙江華星膠丸廠生產的藥用膠囊。
名單公布 9家藥廠13個批次藥品鉻超標
隨后,根據長達8個月的調查中掌握的線索,記者分別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對藥店銷售的一些制藥廠生產的膠囊藥品進行買樣送檢。檢測項目主要針對藥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反復多次檢測確認,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規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標最多的達90多倍。
修正藥業回應:將委托第三方檢測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博)》報道,對央視關于鉻超標膠囊的報道,修正藥業方面回應稱,其生產的膠囊完全合格,并將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
修正藥業集團董事長修淶貴前日傍晚向記者表示,修正藥業在昨日下午對“羚羊感冒膠囊”的留樣進行了自檢,并未發現鉻超標。他同時表示,隨后要將留樣送至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