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同安藥業出產的維C銀翹片 東方IC
因為在一患者服用的“維C銀翹片”里檢出含有未標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藥成分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香港衛生署近日呼吁市民不應購買或服用一種標示為“維C銀翹片”的口服產品。由于維C銀翹片進入醫保范疇而且使用量巨大,生產企業眾多,昨日,相關企業已經向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訴。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向香港衛生署求證,得到的回復是“有關呼吁亦不包括所有企業生產的同名產品”。而有業內人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維C銀翹片從來不用上述兩種成分。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已著手組織核查。深圳藥監局也于昨日赴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現場開展調查和相關產品抽樣。
患者服藥后查出血鉀低
香港醫院管理局通報,一名橫紋肌溶解及低血鉀患者在6月份復診時發現血鉀水平偏低,并向醫生表示曾服用標示“深圳同安藥業”生產的“維C銀翹片”,因此臨床診斷懷疑她的征狀可能由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所引致。
香港醫管局在6月18日的化驗結果顯示,該種產品含有兩種未標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藥成分“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然而,在產品的瓶子上標示的成分,包括“維生素C”、“對乙氨基酚”及“馬來酸氯笨那敏”,并未被驗出。
初步調查發現,病人從內地購買該產品。香港衛生署沒有此產品入口香港銷售的記錄,亦沒有其申請藥物注冊的記錄。衛生署的調查仍在繼續。
衛生署發言人解釋: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曾被用作止痛之用,但因其可引致嚴重副作用,已分別于1983年及1984年在香港禁售。發言人呼吁已購買上述產品的市民應立即停止服用。
香港衛生署昨日接受羊城晚報咨詢時表示,問題產品標簽上印有“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4023281”。但香港衛生署目前沒有足夠資料確定病人所購買的是否假藥,亦沒有數據確定涉事產品的生產商。署方現時沒有發現其他品牌含有未標示或已被禁用的西藥成分,有關呼吁亦不包括所有企業生產的同名產品。
網上有賣但標示無禁用成分
昨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內多家藥店看到,每家藥店都有維C銀翹片銷售,但并沒看到深圳同安產的。有藥店店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由于維C銀翹片經常出事,已經將該品種下架,改賣其他同類產品。
記者在藥店看到,不同廠家生產的維C銀翹片的主要成分也基本一致,包括有山銀花、連翹、荊芥、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和對乙酰氨基酚等約13味,均不見標示有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
不過記者留意到,一些網上藥店有深圳同安藥業生產的維C銀翹片在賣,但標示的成分中也不含有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這兩種成分。
“同安藥業”已提出申訴
昨日,深圳同安藥業方面表示已經向廣東藥監局提出申訴,將由國家藥監局和香港衛生署對接。“我們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我們的產品一直嚴格按照GMP標準生產,不可能出現香港衛生署說的問題。”深圳同安藥業有關負責人表示,維C銀翹片在深圳同安銷售中占到40%-50%,而且已經生產二十多年,業內聲譽良好,從未出過問題。“3月份藥監部門才對省內生產維C銀翹片的企業進行了全面檢查,我們也沒事。”
而記者隨機訪問了多位市民,均表示曾不止一次服用過維C銀翹片,但除了想睡覺外,基本沒出現過嚴重的不良反應。
業內人士稱可能是假藥
“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已經是禁用成分了,生產維C銀翹片也從來不用這兩種成分。”昨日,廣東一家生產維C銀翹片的廠家的有關技術人員在翻閱歷史資料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早在有記錄以來,維C銀翹片中就沒用過上述兩種成分,而是用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也就是俗稱的撲爾敏和撲熱息痛。
上述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非那西丁的潛在副作用大,又有其它更安全及同樣有效的藥物可以代替,所以許多國家已經禁售。我國也已經開始淘汰一些含非那西丁的藥品,但并未完全禁止使用。氨基比林因會引起骨髓抑制以及形成亞硝胺致癌物質,故單用制劑也已淘汰,臨床常用的是其復方制劑。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的通報來看,該藥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分不符,應屬于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