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火車票實行實名制后生意更好 農(nóng)民工是主要對象 南站員工參與“分成”

據(jù)新華社電 今年春運中,鐵道部要求實行實名制購票,并規(guī)定“票、證、人”一致才能進站。但在杭州火車南站,記者卻發(fā)現(xiàn):只要給一兩百元錢,無票也能進站上車。
火車站“接送客”灰色產(chǎn)業(yè)鏈是怎樣形成的?車站工作人員如何參與和分成?實名制下的新“黃牛”為何沒人管?
“無票,特權(quán)上車”
近日記者接到舉報,稱在杭州火車南站有人在向買不到票的旅客招攬“生意”——只要給100元,他們就能想辦法將其送進站并上車。
為弄清真相,記者1月10日早上來到杭州火車南站,在售票廳門口,一位自稱“吳大姐”的婦女向記者走來,她熱情地詢問記者是否擔心買不到票。她湊近說,只要交100元,就能幫忙進站上車。
見記者半信半疑,“吳大姐”向記者打包票:“待會由火車站工作人員帶你進去,一定讓你坐上火車。”這時又走過來一中年男子,指著由一位鐵路工作人員領(lǐng)著進站的兩位乘客說,這是他剛剛送走的“客戶”,還悄悄給記者看了他剛賺的200元。
記者提出乘坐中午從杭州南到南昌的K1185次列車。這時“吳大姐”走開打了一個電話,回來時表示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站內(nèi)接應(yīng)的人,要記者在站外稍等。
11時左右,第一候車廳進站口出來一個穿著鐵路制服、別著“客票檢查”紅袖章的青年男子招呼“吳大姐”。按照規(guī)定,春運期間乘客進站需要出示車票,然而在這位工作人員的帶領(lǐng)下,記者沒有被要求出示車票或其他證件就順利進了候車廳。令人驚訝的是,旁邊還站著五六個工作人員,但沒人過問。
在候車廳等待半個多小時后,記者所要乘坐的列車開始檢票。然而這位“客票檢查”員并沒有帶記者走檢票口,而是徑直走進“母嬰、軍人候車室”,該候車室工作人員沒有詢問。隨后,他帶領(lǐng)記者打開通往站臺的門,并提示若碰到列車員要查票,只要說“上車補票”就沒問題。記者按照他所說的,果然順利上車。
“和車站工作人員分成”
在調(diào)查中,“吳大姐”表示,“收來的錢,我們和火車站三七分成,自己得三成”。在給火車站的錢中,負責帶領(lǐng)的工作人員、進站口查票的人等都有份。
“車站一些沒直接幫忙的人也想分錢,他們中間為此有矛盾。”她說,為搞好關(guān)系,自己經(jīng)常請車站工作人員吃飯,“火車站的領(lǐng)導知道這件事,但有沒有參與分成不清楚。”
和“吳大姐”一起做“生意”的還有三人,來自江西等地,他們結(jié)成一個小型利益共同體。他們每個人在火車站都有兩三個聯(lián)系人幫忙接送客。“吳大姐”表示,整個“接送客”持續(xù)半個多月,年前從臘月十五一直做到臘月二十八,春節(jié)回來接著做到初八,整個春運期間,每個人至少能做兩三百個“生意”。
這位“吳大姐”還透露,除他們外,杭州火車南站還有兩三群人在“吃這碗飯”。一個自稱代售汽車票并“兼職攬客”的中年男子說,他們賺的錢和火車站工作人員是五五分成。“關(guān)系好,給我們分的多點。”該男子稱,他們依靠售票點,凡是來詢問買汽車票的人,都推銷這種“生意”,緊張的鐵路車次“服務(wù)費”能加價200元。
一些招攬“生意”的人告訴記者:“做了這么多年,和車站的人都是老交情了。”那位帶記者進站的工作人員也稱,與“吳大姐”是朋友關(guān)系,已認識多年。
“我們的生意更好了”
與“吳大姐”一起的張姓男子表示,由于今年實行火車票實名制,周邊倒票的黃牛少了,“但我們的生意更好做了”。“以前大家愛買黃牛票,畢竟有個座甚至有時能買到臥鋪,但現(xiàn)在我們的優(yōu)勢更明顯。”他說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好了不少。
“買不到票的太多了,尤其是農(nóng)民工,對他們來說,在我們這里花100元遠比去買汽車票劃算,所以隨便問問就能攬到活。”他還說,經(jīng)過這些年的積累,已經(jīng)發(fā)展了很多老客戶,根本不愁生意。
在記者與他們聊天時,他們很輕松地找到了兩個客戶,同時還不斷地接到要求幫忙的預(yù)約電話,去往貴州、四川等熱門方向的為多。
他們還向記者透露,現(xiàn)在一些不死心的黃牛見他們的錢好賺也想加入。“不過也不敢一下子接太多顧客,畢竟有風險,里面的人告訴我們查到要被開除的,讓我們小心點。”張姓男子說。
“我們還找關(guān)系幫忙訂民工團體票。”“吳大姐”說,在今年民工票這么緊張的情況下,來求他們的企業(yè)更多。光她一個人今年就幫忙訂出去3000多張,一張票收50元的服務(wù)費,這筆錢也與火車站工作人員一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