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是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的科技工業園,卻涉嫌“欺上瞞下”截留優惠政策,服務變成了“尋租”,引發入園企業不滿。
近期,多家科技企業投訴管理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的深圳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質疑它簽訂“陰陽合同”,利用政策謀利。
●記者調查
簽“陰陽合同” 暗地提租金
安普盛科技公司是一家從事衛星定位和物聯網研究的軟件企業,2009年被深圳市政府批準入駐深圳科技工業園,并享受高科技企業的政策優惠。
公司負責人甘廷文介紹,園區管理方先是以每平方米40元/月簽訂了1年的廠房租賃合同,但隨后園區管理方又要求再簽一份“補充合同”,將租金標準提高為“每平方米60元”。
甘廷文說,40元/月的租金,依據的是深圳市房屋租賃管理辦公室2007年出臺的政府文件,“文件清楚規定,最高不得超過40元。”
同樣入駐該園區的開拓汽車電子公司意見更大。據該公司出示的《租賃合同補充條款》復印件,2011年園區方竟然將房屋租金從每平方米60元/月上漲到103元/月,理由是“上調價格是政府要求的”。
甘廷文表示,在發現深圳科技工業園的做法涉嫌違規后,入園企業曾要求盡快糾正,然而,園區管理方卻采取包括停電在內的強硬手段,導致有的入園公司無法正常經營。
●園區回應
提價是“增值服務”
在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服務部,記者拿出深圳市有關部門2007年頒布的政策文件,其中規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廠房租價為每平方米不超過40元/月。
對此,服務部負責人何某先是表示“沒聽說過這個文件”,后又改口稱“向企業收60元是因為提供了‘增值服務’,包括保安、電梯、中央空調等服務內容”。
對這一解釋,甘廷文等人大呼不解,“即使在補充合同中,也沒出現所謂‘增值服務’的說法,上面明確寫的只有租金從40元提高到60元”。
他們認為,本來是政府扶持科技企業的優惠,卻被以“增值服務”名義揣到科技工業園的腰包。
此外,政府限價和政策補貼后的工業園租金,到了入園企業那里,卻比市場價還要高。在該園區周邊,幾家房地產中介對記者說,附近普通寫字樓租金在80元到100元之間,廠房則更低。而園區管理方與開拓汽車電子公司簽訂的“補充合同”租金高達103元。
對此,科技工業園幾位負責人都沒有正面回答。
●政府表態
“陰陽合同”查實即嚴處
一些舉報的入園企業表示,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擁有產權的生產力大樓有23家企業入駐,建筑面積超過3.1萬平方米,僅以每平方米每月多收20元計算,一棟建筑幾年間就多收租金2000萬元以上。
而園區內可租物業很多,粗略推算違規收取租金上億元。至于多收的租金去向,更是一個謎。
記者了解到,深圳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是一家國企,其主要控股單位深業集團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政府全資擁有、深圳市國資局管理。
作為園區業務主管部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丘萱坦承,從目前情況看,由于政府文件中并未規定高新區企業租金之外服務費的標準,可能是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鉆了政府制定政策的漏洞”。
目前,該部門已展開相關調查。如查明違規行為,“肯定會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文/據新華社上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