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日志被分享近10萬次;銀行:從沒有過這種業務
6日,長春市民劉女士在兒子電腦上的某網站的頁面上發現一篇日志稱,銀行開始高價回收舊版硬幣。“真是太好了,咱家以前那些硬幣留了老多了。”劉女士對兒子說。
記者咨詢中國銀行長春分行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從來沒有過回收硬幣的業務,就更談不上高價回收。
網絡日志被分享近10萬次
6日,長春市民劉女士的兒子在某網站上分享了一篇日志,標題為“銀行正式發布回收硬幣價格表”,還注明“務必轉載”。
這篇日志中,先是羅列了從1955年到1995年,40年間不同面值硬幣的“回收”價格。其中,1965年、1967年的1分硬幣“回收”價格最高,為350元。而1959年的2分硬幣和1995年的1分硬幣,“回收”價是0.5元。
日志的下面,還附著一份“中國硬分幣收藏交易價格參考表”。其中標明,1966年的1分硬幣價格最高,達2100元。截至6日17時,該日志被分享次數達到98060次,被瀏覽216704次。
很多網友質疑日志真實性
“這能是真的嗎?”劉女士的兒子提出了這樣的質疑。在百度上搜索后,發現很多網友都提出了質疑。
6日16時36分,記者以“銀行正式發布回收硬幣價格表”為關鍵詞,在某網站進行搜索,找到相關結果約1520000個,其中很多搜索結果,都是網友對這則消息的質疑。還有很多結果是,該消息在各種論壇、博客上被網友頻繁轉發。
銀行:從沒有過這種業務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咨詢了中國銀行長春分行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從來沒有過這種業務。
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我國市面上流通的1分、2分、5分的硬幣屬第二套人民幣,銀行不可能進行回收,更不可能高價回收。但群眾可以持這些硬幣到各家專業銀行,等價兌換紙幣。“一些發行的紀念幣,可以按紀念幣的面額存入銀行,作為等價值的貨幣。”該工作人員說。
收藏家:僅罕見硬幣較值錢
據媒體報道,我國最早發行的鋁制硬幣是在1955年,目前仍繼續發行。多數硬分幣都是很常見的品種,收藏價值不大。收藏家表示,只有被譽為“五大天王”的硬分幣比較罕見,品相較高的一套價格高達上萬元。
所謂的“五大天王”分別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這些硬幣在國內沒有進行流通,主要是裝訂成冊做成紀念品,用作友好交流使用。目前在錢幣市場上見到的各種“五大天王”散幣,大多都是假幣和改幣。有收藏愛好的市民應該注意。
記者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