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亂象調查
北京:千足金不足金 顧客遭遇“縮水金”
春節前后,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黃金火爆銷售的場面。不過在黃金熱鬧交易的背后,我們的記者卻發現,一些摻水黃金也悄然涌現,近日記者跟拍了一位消費者購金的過程,發現即便是在大型商場,買到的千足金也并不足額。
今年春節,劉偉打算給自己的女朋友購置一些黃金飾品,劉偉首先來到北京城鄉華懋商廈,他女朋友看中了周大生的一款金項鏈,在現場,銷售人員信誓旦旦地承諾這項鏈是“千足金”,含金量達到了99.9%。
北京城鄉華懋商廈周大生黃金飾品銷售人員表示,足金我們不做,我們做的是千足金,能保證嗎?我跟你說,您看這是雙簽的,這個簽不是我們的,是國檢的,這東西你不用考慮它的的含金量(不夠)。
付完款后,劉偉的女朋友還想要個吊墜,緊接著他們來到新街口南大街五寰珠寶市場。他們從金萬鴻黃金柜臺里挑選了一款重量為8.48克的吊墜,老板也承諾這是含金量達到99.9%的“千足金”。
北京五寰珠寶市場金萬鴻黃金飾品銷售人員說:千足金是幾個9,3個9,3個9以上,就是3個9嘛,能保證達到3個9嗎?那肯定,肯定能達到3個9。
這樣一圈購物下來,讓劉偉很納悶,為什么買周大生的金項鏈每克402元,然而買金萬鴻的金吊墜每克只有348元。據他了解,國內黃金首飾銷價都是以國際金價為基礎,同一天買的金飾,價格怎么會相差這么大呢?他懷疑這兩件當中有一件含金量不夠。于是劉偉來到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首飾的含金量。一周之后,檢測結果讓劉偉大吃一驚。
消費者:金萬鴻那邊呢,它也應該是99.9%的含量,它實際才是97.03%,這樣差著2.87%,按重量乘以金價乘以相差的比例,這樣差著80多塊錢。
更讓劉偉吃驚的是,周大生的金項鏈價格比金萬鴻金吊墜每克貴54元,可是含金量依然不夠。
消費者:在周大生那買的是18克的金項鏈,經過檢驗它是99.63%,按應該是99.9的含量,這樣就相差0.27%的,0.27%乘以它的重量再乘以它的金價,相差19塊錢。
黃金市場亂象調查
北京:商家拒絕賠償 反扣加工費和折舊費
按照黃金行業的統一定義,在目前的黃金飾品銷售中,千足金代表含金量不小于99.9%,也就是俗稱中的3個9,足金則表示含金量不小于99%,俗稱2個9。而前面報道中我們這位消費者,購買的金萬鴻吊墜含金量只有97.03%,連足金的含金量都達不到,標簽上卻寫著千足金,對此商家又有什么樣的解釋呢?
當劉偉拿著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再次來到北京五寰珠寶市場要求退貨時,銷售人員卻稱,檢測機構的檢測方法不對。
北京五寰珠寶市場金萬鴻黃金飾品銷售人員說:你不能這樣子檢測,因為它上面有焊料,含金量就是焊料,你把它融化了化了,焊料焊在一起檢測(含金量)就不足了。
這種檢測方法到底對不對?王壽魁跟蹤研究黃金質量標準已經有十幾年了,他介紹說這種檢測方法叫灰吹法,檢測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質檢出版社法律顧問王壽魁:實際就是把金子給它融化了,融化之后呢通過它這個器皿能夠吸收一部分,氧化一部分,另外呢用高壓氣流吹,給它吹走一部分雜質,剩下的應該就是純金了,目前在我們國家這種方法是國家方法標準規定的,同時作為仲裁的主要依據。
經過反復交涉,商家最后同意退貨,但是他不僅不愿意承當500元檢測費,而且還要扣除加工費。
北京五寰珠寶市場金萬鴻黃金飾品銷售人員:你賣給我的焊點,剛才你也承認了吧,咱們現在解決它,我們要退,給不給退。退可以,除工費收回來,除加工費收回來。男:加工費一克你收多少錢?男2:加工費一克收14塊錢。
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質檢出版社法律顧問王壽魁:這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首先你這個純度不足,由于經過檢測雜質被吹掉了,被揮發了被吸收了,當然你是不足了,但是這部分是由你造假,所應該支付的成本,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極其荒唐。
稍后這家金萬鴻黃金飾品賣家又提出要扣除折舊費115元,至于115元是怎么計算出來的,銷售人員一點解釋也沒有。
消費者:到金萬鴻商店去,它雖然給退貨了,但是檢測費沒有給我退,打車費沒有退,誤工費沒有退,另外他還收了我233塊錢的折舊費和加工費。
黃金市場亂象調查
退貨遭推諉 專家表示問題黃金應召回
買了千足金,卻遭遇縮水,去退貨又被反扣手續費,那么另外一家銷售縮水金飾品的周大生,又是如何解釋的呢?我們記者又跟隨劉先生來到北京城鄉華懋商廈周大生黃金飾品柜臺。
在北京城鄉華懋商廈周大生黃金飾品柜臺,拿著檢驗報告的劉偉要求退貨,可卻遭遇商家的百般抵賴。銷售人員借口買賣雙方沒有共同見證檢測過程,拒不承認檢測結果。
北京城鄉華懋商廈周大生黃金飾品銷售人員: 肯定不可能給你退,因為這是什么的,肯定親自帶您去才行,現在快過節了,哪兒都快放假了。(春節后)我們老總跟著您去,出了毛病,一切費用我們全給您掏,誤工費、打車費,全都給您。這算什么呀?
無奈之下,劉偉只能從春節前的1月16日等到春節后。2月1日,一位自稱是周大生珠寶(微博)公司工作人員的郭先生聯系劉偉,卻提出換一家檢測機構,要求到國家珠寶玉石質量檢測中心共同檢測。可是劉偉還沒有趕到,對方就突然改變了主意。
消費者:第三次我們已經準備好共同去檢測了,他們突然又變卦了,說是不用檢測了,然后問我們有什么要求,我們以前沒遇到過,我們只讓他賠了檢測費,把貨物原貨退了。
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質檢出版社法律顧問王壽魁:是由于底氣不足,對這個產品沒有一種充分的信任,也就是說,他懷疑自己的產品確實有問題,或者他知道自己的產品有問題,所以產生這種變化。
相關法律專家指出,商家雖然賠了檢測費,但是消費者因為檢測而產生的交通費、電話費,商家也應該賠償。而且消費者有權要求雙倍返還相同價值的金項鏈。更重要的是,含金量不足的金飾應該被召回,不能繼續銷售。
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質檢出版社法律顧問王壽魁:這種首飾的生產,絕對不是一件出來的,而應該一個批次出來的,這一個批次出來,那就意味著消費者發現了其中一件,還有大量的沒被發現的,有可能還存在著相同問題的純度不足的問題。那么按照有關的法律規定,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有關規定,也按照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這批產品應該全部召回,重新回爐,找出產生純度差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