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上一次性紙杯魚龍混雜,有的連QS都沒有,有的QS竟印錯了色
市民呼吁查查這些紙杯子
文/圖本報記者李倩
“早上時間緊張,早點往往是一杯豆漿、幾個包子就打發了。這些一次性的紙杯看著衛生,但滾燙的豆漿倒進去,杯體和杯蓋總會散發出奇怪的味道,這看似潔白的紙杯,真的安全嗎?”7日,市民武女士向本報道出了自己的擔憂,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對一次性紙杯的管理,讓大家知道市場上的一次性紙杯安不安全。
三無紙杯使用挺普遍
7日上午8點多,正是市民吃早點較為集中的時間。在紅星小區的一些早餐攤點附近,不少匆忙去上班的市民手中都拿著一次性紙杯裝的豆漿。
一位攤主告訴記者,這些紙杯子由專門的批發商上門來送貨,一箱1000個,售價在180元左右。“你要是自己用,最好還是到超市買,而做豆漿生意的,都是從城區一些批發市場進來的。”
隨后,記者在琵琶山市場內的一家小鋪里發現,凡是早點攤上能見到的紙杯子、吸管、肉夾饃紙袋等物品,在這家面積不大的小店里都能找到。“我在這里經營很多年了,不少做小吃生意的攤主,都是我的老主顧了。”
記者看到,店鋪內不少紙杯都是直接用塑料帶封裝,上面沒有任何廠址廠名,更別提QS標志。當記者問及這些貨品的來源時,店主卻顯得有些閃爍其詞,只說“這些包裝品都是從外地大廠家進來的,質量沒問題。”
劣質紙杯危害性很大
記者隨機購買了小吃攤上最常用的幾種一次性豆漿杯,上面大多標注“原磨豆漿,營養香濃”等字樣。在僅有的2個帶QS標志的紙杯中,其中一豆漿杯上QS標志竟印成了橙色。
“沒有加貼QS標識的產品,根本不能在市場上銷售。而隨意加貼QS標識的,更是一種違法行為。”質監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小作坊生產的一次性紙杯,沒有檢驗設備,對一次性紙杯也沒有紫外線消毒,這些問題都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據一位曾經生產一次性紙杯的企業技術人員介紹,現在一次性紙杯市場魚龍混雜,價格也相差很多,“一些小作坊幾萬塊錢就能上一條生產線,所以價格便宜,正規廠家生產的紙杯根本沒有市場,源于行業的混亂局面我們也無奈退出。”為了讓紙杯達到隔水效果,一般要在紙杯內壁涂一層石蠟或聚乙烯隔水膜。有些不法商販或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用工業石蠟和廢塑料來替代,而工業石蠟中含有“多環芳烴”和“稠環芳烴”,長期使用這種紙杯盛水,會對人體產生很大危害。
鏈接:
如何選購一次性紙杯
選購一次性紙杯,要查看紙杯產品包裝標識及QS認證;查看紙杯的色澤,一次性紙杯如果白得異常,則可能是增白劑所致,如果杯子對著光看有雜質,最好也不要夠買;聞氣味,如果紙杯聞起來有刺鼻的氣味,可能含有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羰基化合物,切忌購買。還有些一次性紙杯被包裝得花枝招展,很可能是油墨印上去的。若紙杯聞起來有明顯的油墨味,最好也不要購買,因為油墨含有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