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報記者 范開云 呂艷茹
上島咖啡消費卡又卡殼 卡里有錢卻被停用
3月15日,《都市女報》刊發《上島咖啡千元現金卡成廢紙》一文后,濟南市民謝女士來電稱,她與李女士遭遇類似,于2009年在上島咖啡西餐廳翰林店辦理的6000元消費卡也被莫名停用。女報記者與維權律師陪同謝女士緊急維權,最終上島咖啡翰林店同意謝女士繼續使用該卡。
消費卡被停用 理由是“老板換了”
2009年,謝女士在位于翰林大酒店的上島咖啡翰林店辦理了消費卡,充入6000元現金,卡號為660126。據當時的優惠政策,該店贈送謝女士500元消費金額。“覺得上島咖啡是大牌子,當時充6000元也沒想那么多。”謝女士說。
今年1月,謝女士與家人來該店消費,消費卡能照常使用。但2月中旬,謝女士與朋友再次來到該店時,服務人員稱該卡已經無效,理由只有一句“老板已經換了”。礙于面子,謝女士當時沒與店員理論,用現金結了賬。事后,謝女士在收銀臺刷卡機上查到卡內尚有2030元,這些錢怎么說不能用就不能用了?謝女士打算討個說法。
無獨有偶,市民鞠女士來電反映,她于2010年12月在上島咖啡英雄山店辦理了2000元消費卡一張。今年3月10日晚上,鞠女士帶朋友前去就餐,結賬時被告知消費卡已經不能使用,理由也是“老板換了”。當時,鞠女士卡內余額還有400元,但收銀員稱卡內余額已經不能查出。400元錢打了水漂,鞠女士致電本報提醒其他人以防上當。
維權半小時 消費卡可繼續使用
15日15:00,謝女士在女報記者和山東豪才律師事務所律師齊霞的陪同下,來到位于翰林大酒店的上島咖啡店討說法。一進門,謝女士拿出消費卡,希望能退回卡內余額。也許是恰逢“3.15”,看到謝女士攜帶多人而來,店內的一名女會計一改上次態度,痛快表示“可以繼續用”。
該名女會計為謝女士查詢了卡上余額,為1545元。“當初辦卡時贈送的500元錢肯定被扣走了。”謝女士推測。
維權工作一開始進展順利,但該名女會計的一番話又讓謝女士的心揪了起來。“抓緊用,越快越好,時間越長,舊卡越不被認可。”聽聞1500余元的消費卡可能隨時不被承認,謝女士提出退錢。
對于這一提議,女會計表示不可能。據她介紹,上島咖啡翰林店的現任老板是2009年8月接手該店的,交接時,兩任老板達成一致意見:之前的消費卡可以繼續使用。
目前,大多數舊卡已經回收完畢,總部在今年2月8日對該店下發通知,要求舊卡一律停止使用。但該通知并未在店內張貼,該店也未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舊卡使用者。“這一點我們確實做得不到位,但退卡肯定不可能。”
在律師的協調下,女會計表示謝女士的卡可以繼續使用,不再對使用期限另作要求。謝女士對此解決方案表示滿意。至此,維權行動告一段落。
律師說法 盡量別買大面額預付卡
本報法律后援專家團成員、山東豪才律師事務所律師齊霞全程參與了維權行動,對于謝女士的維權過程,她有如下評價:
謝女士具有敏銳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遇到侵權能積極行動。看到新聞后,她第一時間聯系媒體,這一點非常可取。能借助媒體和法律知識維權,可以大大提高維權的成功率。
但本案也給消費者提了個醒兒,謝女士一下購買6000元的消費卡,容易把自己推向被動。
所以,消費者要盡量減少大面額的現金預支情況。如果非要購買,消費者就應該長個心眼,跟商家簽訂一個書面的雙方協議,在協議中注明持卡可享受到的折扣、使用期限、有無發票以及商家發生變更時對消費者有通知義務等。此外,要養成保存好消費憑證的好習慣,發票或小票要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