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在行動"虛假診療"
《經濟半小時》315在行動對虛假診療的調查過程中,我們的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一些民營醫院的經營領域主要集中在特色專科診療上,比如口腔科、眼科、婦科、男科、肛腸科等等。而無論患者看得是哪種專科,醫院都能給你虛構出一些聳人聽聞的病癥來,
(一)記者在福建泉州博大肛腸醫院就診經歷
記者經過健康體檢后,以腸道檢查的名義,在這家泉州市肛腸醫院掛了一個專家號。醫生經過簡單檢查后,拍了一個腸道片子。醫生告訴記者長了一個乳頭瘤要把它根治的辦法要把底下的根拔出來。
徐冰華醫生解釋,這個瘤子,需要做手術切除,徐醫生推薦了幾種不同的手術方式,費用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最貴的是這種pph手術,分為5850元和7890元兩種套餐。徐醫生介紹,他們是醫保定點單位,這種pph手術可以部分報銷,而且手術過程20分鐘,無痛,做完手術就可以下床回家了。徐醫生告訴記者這個瘤現在肯定是良性的,但是這個東西有3%癌變率。徐醫生說,博大肛腸在肛腸疾病治療方面非常權威,他們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連鎖醫院,可以找到最權威的專家會診。看見我們似信非信,徐醫生找來了醫院最權威的權威專家王常福主任。王主任表示,記者現在做手術肯定不冤,這個手術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要是可以現在就可以做,上午已經做了十幾個了。
記者表示,對檢查結果仍然有些疑慮,導醫表示可以在找個醫生,進一步確診。這位謝洪醫生看了一眼檢查單,立刻做出了判斷。謝洪醫生說:“有惡性的傾向,這個比較重,儀器照出來的看得很清楚。”謝洪醫生告訴記者,要遇到這個情況不是很可怕,現在做還不要緊。
在泉州博大肛腸醫院,記者注意到,病房了住了不少做手術的病人。一位患者說,他手術做了7天了,傷口疼得死去活來,連站一會都疼痛難忍,根本走不了路。不像醫院此前說的那樣,做完手術下床就很能走路。
(二) 泉州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趕往博大肛腸醫院查處
在3月20日的節目中,我們曝光了福建泉州博大肛腸醫院欺騙患者的情形。節目播出后,引起了泉州市衛生局的高度重視。第二天,他們就派出衛生監督執法人員趕往這家醫院,我們的記者也一同前往。
在博大肛腸醫院的調查出乎我們意料,衛生執法監督人員表示,他們將把找到的醫院病歷等資料帶回去繼續仔細核查,對其中發現的問題會嚴肅處理。但醫院方面的反應卻讓人匪夷所思,難道僅僅因為搬遷放假,所有醫生都就會人間蒸發了嗎?
3月21日,記者跟隨泉州市衛生局的監督員來到了被曝光的博大肛腸醫院,但是卻發現這個醫院已經人去樓空,現場只剩下正在施工的工人。由于醫院所在的這個片區正在進行拆遷改造,因此目前醫院已經處于停業搬遷的狀態。通過電話衛生局監督員找到了博大肛腸醫院的法人代表吳勇。吳勇說:“醫院全部放假,因為我們停業以后他們要全部放假。”
盡管所有設備已經搬走,但是現場依然可以看到過去營業時留下的宣傳畫和廣告。這一點也引起了監督員的注意。伴隨著廣告牌的拆除,博大醫院的痕跡逐漸消失。那么節目中曝光的曾在這里給眾多患者看病的醫生們此時又在哪里呢。吳勇:他們已經回去了,因為停業。吳勇告訴記者,眼下所有醫生都已放假回到了外地老家。直到醫院搬遷完重新開張才會再回到泉州。記者在現場做了進一步調查得到了謝洪波的電話。
謝洪波是博大醫院的院長,而吳勇則是醫院的投資人。吳勇稱醫院的日常經營管理主要由院長謝洪波來負責。記者嘗試通過謝洪波來聯系到其他醫生。隨后,記者讓吳勇和其他醫生進行聯系。
吳勇:喂,你到家了嗎,那其他的醫生你沒有聯系到,謝洪他們哪?哦,那你現在就沒跟他聯系到?你到時候聯系到以后先把他們的那個號碼給我吧,因為(電視臺)昨天晚上曝光了我們一些事情,我們要跟他們了解一下情況,到時候要匯報。你馬上幫我聯系好不好。
監督員表示:醫生找不到沒辦法調查,不能再等了。但是直到臨走時,吳勇也一直沒能聯系到其他的醫生。
眼下無法直接找到醫生當面調查具體的情況,衛生局決定先從博大肛腸醫院保存的病例入手。然而病例已經被轉移到了另一處的倉庫。監督員說:“現在必須拿一部分過來這邊來,因為我們這邊要求馬上先檢查一下看一看,那段時間投訴的病人的。就拿你這個月的,你這個月的病例拿過來。近一個小時過去了,病例依然沒有拿過來。
醫院管理員表示:病例現在目前在找,馬上就能把它拿過來。醫院管理員說:“謝院長剛聯系上,那個病例因為13號都放假了,我們得現找,好多都落在一塊兒。”
衛生局決定直接到倉庫里去搜查。記者跟隨監督員來到了醫院打算搬遷的新地址。目前這里只能看到一個接診臺。辦公設備和以往的病例都儲存在這里的地下室。然而工地的負責人并不清楚病例在哪里,監督員只能逐個箱子尋找。幾經周折,我們終于在其中的幾個箱子里發現了最近幾個月的病例。
然而由于現場雜亂,監督員決定先把最近一個月的病例帶回衛生局進行調查。而直到下午的檢查結束,吳勇也一直沒有給我們聯系到醫院里的醫生。
(三)套牌醫生
我們期待泉州豐澤區衛生局隨后進行的整治行動,能徹底清查那些欺詐患者,虛假診療的行為,還醫療環境一片藍天。不過,到現在為止,仍還有一個讓我們特別感到疑惑的問題,就是博大肛腸醫院的醫生究竟去哪兒了。
對于這次節目中反應出來的博大醫院經營亂想,主管它的泉州市豐澤區衛生局也決定詳細審核這家醫院的經營條件。衛生局表示,將利用它停業整頓這段時間,對于它的轉變要更加嚴格,對它進行嚴格的要求,比如人員的把關,包括這段時間停業時間,曝光出來的問題,要認認真真地進行反思。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博大醫院第一次接到整改通知。它是2008年9月份成立的,實際上在11月份,就已經開出限期整改的通知書,當時幾個月就去檢查,因為醫療廣告被警告。2009年因為醫生沒有注冊對它進行處罰,2010年也處罰它兩次。第二個,隨著我們管理逐步嚴格以后,它也會躲貓貓,比如說今年檢查方向是什么樣子,然后他就找出對策來對付你。最惱火的一個就是關于醫生注冊和護士注冊這個問題,它現在就是說因為整個對民營醫院管理它的發展還不平衡。
衛生局表示,除了監管人員加強監管措施,作為消費者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這件事情,可以說對民辦醫療機構的管理,這幾年也都在嘗試著一些新經驗、新措施,同時也歡迎各級媒體,包括患者進行投訴、曝光,以便出現今后的工作在整個醫療市場管理,管理得更加順暢。
目前泉州市豐澤區衛生局決定通過這次事件舉一反三,對全區的民營醫院進行專項整治。衛生局表示,本來這塊整治,已經年前的工作計劃里面安排進去,因為有這件事情以后,我們對民辦醫院進行全面的整治。
為了查清博大肛腸醫院做假手術欺詐消費者的真相,我們需要從醫生那里找到直接證據。但是,前面我們看到,由于搬遷新址,博大醫院的醫生已經放假回家。就在調查線索似乎要馬上中斷的時候,一個細節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很快我們就有了新的發現。
在博大肛腸采訪時,記者意外地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3月20日的節目中,我們報道了福建的郭先生和樓先生在華興肛腸醫院就醫時,遭遇假手術的事,他們花了五六千元做pph肛腸手術,因術后疼痛難忍去正規醫院檢查時,發現不過做了幾百塊錢的普通手術。手術后,郭先生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排便更加困難,經廈門醫療事故小組的專家會診后判斷,是手術后肛門皮膚破損,疤痕痙攣所致。采訪時,記者查閱當時患者保存的資料,發現當時做假手術的人,是畫面上這位自稱叫于北辰的醫生。因實施假手術,他當時被廈門市衛生局依法吊銷了行醫資質。不過,這次在泉州博大肛腸醫院采訪時,記者竟然又意外地看到了于北辰的照片,就赫然掛在這家醫院的宣傳欄里。只不過照片上的名字不叫于北辰,而是叫謝洪。
記者暗訪時,被這家醫院的醫生忽悠,說腸道里長了腫瘤,需要做一個幾千元的手術切除,這位謝洪醫生碰巧還參與了會診。這位謝洪醫生和此前做假手術的于北辰到底有什么關系呢?記者找到謝洪開的處方,和此前樓先生病歷本上于北辰的筆跡進行了比較,發現兩個筆跡看起來很相似。隨后,我們把照片發給當時被做假手術的郭先生、樓先生等人進行辨認,他們認為,這位謝洪和當時給他們做假手術的于北辰醫生非常相像。記者查詢衛生部執業醫師數據系統,發現,謝紅醫生來博大肛腸醫院坐診之前,在華興醫院工作,而華興醫院正是給樓先生等人實施假手術的地方。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蹺呢?經多方聯系,記者電話找到了謝洪醫生。
套牌醫生的存在,為庸醫假醫危害患者打開了方便之門,而另一方面,這些動機不純的民營醫院也拿高薪招攬一些有違醫德的醫生,借此誘惑患者,釣魚上鉤。我們在3月20日的節目中,還報道了廈門國泰醫院把理療項目謊稱是婦科手術,向患者收取高額手術費。我們再來看看廈門市衛生局最新的處理情況。
采訪中我們得知,這種現象在行業內并不少見,醫院通常會對外宣稱請來專家名醫坐診,也會挑一些本院醫生重點宣傳,包裝成名醫,這些人的掛號量比較大。但是由于醫生大部分都多點執業,有時候病人掛了號,但醫生不在,醫院一般就會臨時安排頂替,俗稱套牌醫生。
記者了解到:很多民營醫院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來頭都很大,北京上海的一些知名專家,但是大部分都不足為信,這些醫生可能是醫療行當拿到執業(助理)醫師,或者甚至有些就是前些年像那個附近這些人他們做一些老軍醫,他們培訓過的這一類的人,這一類的人他只是懂這個病,但是沒有真真正正的受到醫療的培訓,沒有上過醫學院的。而他們的證件也都是買來的。一些知名的專家會發一千或者八百元的工資來誘惑他坐診。而在這些過程當中,這個專家會因為他們的名聲兒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廈門“益康、國泰”醫院回訪追蹤:
廈門“益康、國泰”這兩家民營醫療機構節目報道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23日,《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就來到廈門市衛生局了解最新進展。
記者和當地的衛生監督管理部門來到益康生殖健康門診部,節目暗訪中提到的收費高問題,比如驗血、尿檢、b超、取標本這四項常規檢查,收費要617元,那么,這617元是怎么來的?收費依據是什么?
收費處工作人員拿不出相關的價格依據,而“益康”門診部主任——陳輝榮卻這樣解釋。陳輝榮:營利性醫院,我定價,不需要報物價局……
呂惠棟 廈門市衛生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呂處長介紹,民營醫院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種類型,非營利性民營醫院一般參照公立醫院收費標準,價格較低,而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可自主定價,但也要符合物價部門的相關規定,而且不能超出醫療機構允許收費的項目范圍,也就是不能單獨超范圍設定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注冊資金多少直接和民營醫院的類型、準入門檻、具體名稱等有關,比如,按福建省的有關規定,一級綜合醫院,需注冊資金200萬元以上,綜合門診部只需30萬元以上就可。所以,在目前這種醫院成立準入門檻較低,又許可營利性醫院自主定價的情況下,一些民營醫院就會出現我們節目暗訪中暴露出來的收費高、虛假診療等問題。
此前記者暗訪時,明明身體檢查無恙,在這家醫院一查竟然查處前列腺炎,那么這個化驗單是怎么來的呢?但是這種說法,在廈門市思明區衛生局局張興看來,可能涉嫌醫療欺詐。
張 興 廈門市思明區衛生局局長。張局長說,他們之前也接到過有關“益康“門診部的投訴,也多次出具監督意見書,要求整改。廈門市衛生局監管所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這兩年有關“益康”門診部的投訴就有28起。
呂惠棟 廈門市衛生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呂處長以廈門思明區衛生局人員數量為例:思明區衛生局人員編制11名,現有8名,衛生監督員只有4人,但是這4人每天負責的是轄區內300多所診所、醫療單位,還不包括疫情防疫等其他工作,而且執法方式方法必須公開明示,比如必須穿制服亮證,所以具體監管時,難以達到記者暗訪時的效果。另外,此前節目暗訪中提到的另外一家存在違規、虛假診療的民營醫院——
“國泰”醫院,可能將重新開業的問題,現在情況究竟怎樣呢?
目前,這家“國泰”醫院已被取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科目,比如引產科目就不能做,整個醫院仍處在停業整頓中。
(五)采訪中國醫院協會
從數量上說,民營醫院已經占到了國內醫院總數的近三分之一,這樣一個蓬勃發展,前景廣闊的產業,怎么會成為欺詐消費者的重災區?少數民營醫院把違背誠信、蒙騙消費者當做生財之道,對行業本身又會帶來哪些傷害?我們的報道播出后,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表示了他們的擔憂。
“這些機構我覺得是可以叫做害群之馬,現在他們違法的成本太低,應該是這種帶有欺詐行為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的這種,應該讓他犯一次抓住以后就應該關門的,執照應該吊銷的,現在很松,有很多的不了了之。”
于宗河,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名譽會長。對于媒體曝光的民營醫院出現的種種不規范現象,他并不感到意外。
記者:那除了我們所報道這一些不規范行為之外,據您所知的話民營醫院在運營的過程當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于宗河:還有一點,就現在那些造假的就是非常不規范的,以這個嚴重違法給老百姓造成欺騙,造成這個損害的這樣的一些醫療機構,一些投資人,現在都鉆到部隊的醫療機構里面去,藏污納垢,這些部隊還不警覺,它的管理部門還聽之任之,老百姓對一部隊的醫院特別信,很信它的。完了它這些科室是承包給這些人了,這個很危險。
2000年,原國家體改辦、衛生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城鎮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給出了私立醫院管理的概框架,把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規定營利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放開,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于宗河說,這個原本是為了放開醫療市場束縛的文件公布后,各地開始大規模引進民營醫院,很多都是招商引資的項目,有一部分醫院的目的純粹就是為了掙錢。
記 者:你當時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
于宗河:我是不贊成的,我知道那個時候是民營資本大舉進來而且是過低都按照招商引資來辦,這個事情完了,我覺得這是應該說這是一種錯誤的引導,造成這種后來的這種業態的亂象。
于宗河告訴記者,他曾經多次到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對當地的醫療體系進行考察,尤其是日本的醫療體制改革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個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其衛生資源使用效率也高于英國和美國。在整個日本的醫療機構中,非營利醫院占了半壁江山。在2000年之前,日本不允許民間辦營利性醫院,而且對于進入非營利性醫院的投資人也有嚴格規定。
于宗河:一般的財團,一般的有錢人,不是說你有錢就能投資辦醫院,必須把這個財團進行改造,改造了以后,改造成為醫療財團或者醫療財團法人,你的這個醫療財團里面要有三分之二的人要有醫療背景的。不僅是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也對進入醫療機構的民間資本設定了嚴格的審核條件。
于宗河:英國這些年一直啟動了一個計劃,叫做私人資本這個計劃,就是這個計劃也是一種公立醫院引進民間資本有一點像我們的改制差不多,他們大概搞了十年,大概也就是幾家醫院才改制,它每做一家都是非常謹慎,它也不是一下就放開了而反觀我國現在對民營醫院的審核多限于硬件方面的考量。比如說這個醫療機構符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那些什么多大的面積,多少床位,醫務人員是什么資力,多少人,污水的處理以及這個消防等等這一系列的這些硬件和軟件,比如制度等等都要齊全,都要完善,這是一個專業上的一個。從我們醫療管理部門這個專業上的一個門檻,但對那個投資人并沒有約束。
記者:但是這個投資人很大程度上決定醫院的運營。
于宗河:就是這個問題
記者:那么我們知道這個民營醫院它也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醫院,那么對這個營利性的醫院來說,它怎么能在這個營利性和公益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呢?
于宗河: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比如說美國這個民營醫院私人醫院占有70%到80%這樣子,但是它里邊的非盈利還是占多數。真正說一這個盈利為目的的還是少數,那么我們也是看到一些辦得好的民營醫院投資者他是想得到一定的回報,但他一定要把這個周期拉的很長,而不是急功近利。
記者:但是現在門檻已經打開了,那么對于現在的這一個市場的現狀,您對它的監管有一些什么樣的建議呢?
于宗河:政府監管部門和民間團體要結合,而且某種程度政府部門人力不足的話,他應該依法授權給社團來進行這個替他們來進行監管。第二個就是說,那么像外部的監督,像媒體、社會的監督,以及我們外部的一些專家去檢查,這應該是一個慰撫的辦法,基礎的是,內部的一個完善的自律自查自糾這樣一個自我完善的這么一個,這個是要形成一個基礎。那么第三個我就想,還得有組織、有制度、有機構來管這件事,還有一個就是醫院來講,那么還是要依法來進行這個監管,
半小時觀察
從這幾天調查,我們看到,少數民營醫療機構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損害了整個民營醫療行業的聲譽。透過它們的一些違規違法行為,我們可以發現社會資本辦醫療在體制機制上還存在著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在行業定位上,過度追求盈利性,而忽視了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投資門檻界限模糊,導致缺少專業化投資主體,投資方魚龍混雜;行業內缺乏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評估和監管機構來維護職業標準;對攪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少數經營者缺少懲處措施,更無法令其終身禁止入市。正在進行中的新醫改,當然需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來積極參與,但只有維護了醫療市場的健康,它才能保證更多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