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駐外使館密集通報旅游事件
近日,我國公民出國旅游出現反常信號,駐外使館密集通報一系列事件:我駐英國大使館發布旅游提示——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等旅游景點附近,一些著便裝的不法分子冒充英國警察對部分游客進行盤查、騙取財物;我駐韓國光州總領館發布提醒——濟州島連續發生數起中國游客因欠賭金,護照被扣情況。此外,韓國媒體近日還發表了一篇題為“來韓國整容的中國人,聽到價格后大吃一驚”的文章,文中提到:在韓國整容,向不同患者收取的費用可是不同的。
其實,并不是只有中國人才被收高價,其他國家的游客也有類似經歷。無論周邊的東南亞,還是遙遠的歐美國家,某些地方收費標準“內外有別”是受政府準許的,游客往往投告無門;而另一些地方,暗地里進行的“宰客”行為更是難以預防。當我們走出國門,應該留意哪些陷阱呢?
明著收
匈牙利地鐵 查票專追外國人
雖然匈牙利的地鐵票并沒有對外國人高收費,但是地鐵站里總有相當多的穿制服和穿便衣的查票人員,專門盯住外國人。狡猾的是,他們并不詢問剛剛檢過票準備上車的人,而是專追已經下車,正在向站外走的外國旅游者。因為匈牙利的車票還是紙質票,打孔進站。而沒有經驗的旅游者乘車后,會隨手將這種薄薄的車票丟棄,如果被追,那么很可能拿不出已經購票的證據。
有三名中國游客曾經在下車后,在出站口被兩個身穿制服的人叫住。可能是因為語言不通,不明就里的三人加快腳步,外人看起來好像他們要奪路而逃。不知那兩個查票人喊了句什么,結果周圍突然多了好幾個工作人員,把這三名中國游客圍堵在角落里。
后來他們才知道,這些工作人員故意追他們,是因為他們互相說中國話“暴露”了身份。幸好中國游客的票根還都在,否則將被處罰三倍的票價。
印度門票 連混血兒也不放過
維萊克是一名美國籍的印度混血青年,他在大學三年級的假期里回到印度做尋根之旅。當他去參觀位于德里的印度古天文臺時,因為持的是美國護照,所以要“享受”高價門票待遇。在那里,維萊克看到本國人的票價相當于0.10美元,可是他要付2美元購買門票。
其實維萊克出生在印度,只是因為在美國生活久了,所以說當地語言時,帶了較濃的美式英語口音,被“火眼金睛”的看門人識破了,任憑他怎么抗議也沒有用。維萊克回到美國后,將這一事件發到個人博客上,發泄怒氣。
印尼景點 外國人須走專門入口
來自英國的游客杜德表示,一個國家對外來旅客多收一點費,也許不必大驚小怪,只要這樣的收費合理,他愿意接受。可是他接下來說,在印度尼西亞,他到東爪哇的日惹市郊約18公里處,朝拜那里最大的印度教建筑巴蘭班南圣地和婆羅浮屠時發現,外國人的門票價格竟然是當地人的10倍。
不僅如此,廟宇的工作人員還讓外國游客走專用的入口。杜德氣憤地說:“我們要穿過很長的通道,兩邊都是銷售廉價‘紀念品’的小販。我和妻子要不斷地躲避圍上來的銷售者,有時候還被他們很沒有禮貌地拉住衣服或是背包帶,我幾次氣急推開他們。等我們磕磕絆絆走到景點,已經筋疲力盡了。”
泰國公園 用兩種文字標價格
泰國在價格上把內賓、外賓分得很清楚,公開使用雙重標準。泰國的國家公園遍布各地,本國人門票10至20銖,外國人則要200到400銖。比如游覽曼谷大王宮,本國人分文不取,外國人門票則要300銖。有的中國人泰語說得好,偶爾也能“蒙混過關”,因為模樣長得差不多。
可是說實話,泰國的明碼標價和不標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公園入口處很常見的價格牌上,不僅分別用泰文和英文兩種文字書寫,而且還有意舍去了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字,而用本國的數字寫法。到底收多少,恐怕是要請翻譯了。可能當地人認為,外國人看不懂泰文,就不會影響旅游的心情了。據有經驗的人說,泰國的高收費制度特別盯住白種人,主要是歐洲和美加游客。
暗著宰
意大利馬車 混亂收費被曝光
在意大利首都,外國游客從一下飛機就面臨著“挨宰”。這里常出沒一些沒有執照的出租車,如果游客不清楚狀況,打了這樣的“黑出租”,從機場到市區的單程車費要花100多歐元,而羅馬市政府的官方定價是40多歐元。
觀光馬車向來是意大利一些古城街頭亮麗的風景線,然而其混亂的收費標準一直為游客所詬病。
兩名西班牙游客在羅馬市中心乘坐馬車游覽,不到兩小時居然被索取了550歐元,這一過程被媒體偷拍并在電視上曝光,引起多方關注。這份高額賬單使得馬車車主被投訴,營業執照被臨時吊銷。旅游業在意大利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但近期表現不佳。
日本烤肉店 牛肉被偷梁換柱
日本是一個會暗中宰外國游客的國家,而且手法要“高明”得多。香港媒體對他們的行為有過多次報道。去年12月,連日本的《產經新聞》也不得不承認,日本北海道石狩市的一家烤肉店,將普通牛肉偽裝成高級“松阪牛肉”賣給中國客人,而且還用廉價的美國牛肉,充當高級品牌“神戶牛肉”提供給中國游客。
神戶牛肉因飼養專業,在口感上特別鮮嫩,所以價格是普通牛肉的數倍,但不熟悉日本料理的客人是吃不出來的。報道說,這樣的冒充高級牛肉并不賣給日本本地食客。
此外,為了防止在所謂的特產店挨宰,很多外國游客要求去免稅店。但在日本,很多免稅店也是私人開辦的。一些從日本回來的游客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被“免稅店”宰了。
美國出租車 偷偷調高計價器
交管人員認為,出租車裝上GPS導航系統可增加乘客與司機間的互信。然而,裝GPS的效果如何還很難說。至少在美國,出租車司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美國紐約市的出租車早在2007年就裝上了GPS導航系統,但一些出租車司機通過偷偷調高計價器資費標準來瘋狂“宰客”。美國紐約市出租車委員會2010年3月公布說,紐約出租車司機兩年來多收費用達830多萬美元。
約旦餐館 遞上特制高價菜單
曾經在瑞士留學的約旦人哈桑說,在他學成回到約旦后,發現約旦對外國人并不一視同仁。
在一些私人餐館里,見到有外國人前來用餐,會遞上專門準備的高價菜單;超市里也對外國人“見機行事”,掩蓋原有的價格標簽,能把賣給約旦人只收一個第納爾(約旦貨幣)的菜,賣出50個第納爾價錢。不過哈桑說,這樣的商店并不是明目張膽地高收費,只是偷偷地能宰一個算一個。
本報特約美國撰稿 溫玉順
爭論
收費“內外有別”
歧視耶?合理耶?
正方:內外有別振興經濟
對于韓國整容亂收費問題,該國整容行業卻認為沒有什么不妥,其整形觀光協會會長金應鎮表示:“隨著中國客戶的增多,許多醫院開始聘請翻譯,并向中介機構支付手續費,這會增加很多成本,所以收費比本國人貴”。
對“內外有別”贊成的人認為,一個國家的公共設施對本國人收取低價,并非是對旅游者的歧視,而是因為本國人常年負擔國家稅收,所以有權享用公益設施,如公園、歷史景點和圖書館等。外國人不必有被歧視的感覺,既然是遠道來看自己國家沒有的東西,多掏錢也是應該的,就當是交“旅游稅”吧。甚至有網友從商業角度分析說:“對外來游客多收一點,并非出于粗暴,只不過是為了當地振興經濟。”
反方:最終帶來惡劣影響
韓國觀光公社中國組長韓和俊指出,韓國整容業的宰客行為損壞了韓國觀光業的形象,最終會帶來惡劣影響。他說:“宰客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收入,但與醫療觀光產業整體發展背道而馳。”
柏林人勞拉和丈夫在印度邁索爾宮參觀后驚訝地說:“我們買門票的錢,是印度人的十倍。而且他們的隱性收費無所不在,經常臨時向我們收取額外費用。可在德國,我們從來沒有對外國人加收額外的錢,我們的古跡和博物館,也是用我們納稅的錢來維護的。這樣的待遇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