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報記者 匡名梅 實習生 張洋“我真費解了,安裝一臺空調,安裝人員身上系的安全繩咋也收費?”近日,濟南市民豐先生向都市女報反映,近日他網購了一臺志高空調,安裝人員竟向他收取300元安全繩費,經過討價還價后,最終打五折交了150元。物價部門稱,志高空調的行為屬于向消費者隨意要價,涉嫌欺詐。
志高空調安裝收費多
4月25日,豐先生在京東商城(微博)網購一臺2匹的志高空調,他撥打該品牌全國售后服務電話,要求廠家派人來安裝。27日,穿著一家電賣場工作服的安裝人員上門服務,承諾不會收高空作業費。經過查看后稱,安裝空調一般會贈送3米的內外機連接管,但他家的連接管長度不夠,需至少延長5米左右的管子,每延長1米,加收100元費用。“我當時讓他們再測量一下進行確認,結果他們測量后僅需延長3.5米的管子,其實我覺得延長3米就夠了。”豐先生說,裝修人員還建議他花100元購買一個電壓控制器,安裝在空調插頭上以保證使用安全。“我一直從事家裝行業,對這些配件都有所了解,這種裝置在五金店購買只需三四十元,所以我當時沒有購買。”“安裝人員說,我家樓層太高,只能做個吊籠從樓頂把空調吊到安裝位置。我當時很疑惑,原來家中的空調是直接從窗戶里遞出至安裝位置,然后安裝人員系上安全繩,直接從窗戶出去到戶外安裝。我給他們提出這種安裝方法,他們說這次購買的空調比上次大,用這種方法安裝不方便,他們這樣做疑似要收取吊籠費。后來在我的堅持下,他們還是用我的方法安裝了空調。”
裝完后竟要安全繩錢
安裝完成后,安裝人員向豐先生索要300元“安全繩”費用,豐先生表示不接受,“我那天下午還有事,安裝人員卻一副不給錢就不走的樣子,為了不耽誤時間,討價還價后他們收取了150元。他們最終給了一張類似收據的維修單,上面手寫的150元收費項目是‘吊板’。其他維修項目費用都是機打的,安裝費共收取505元。單據上標注的單位是‘天橋區興瑞家電維修公司’。”豐先生說:“安全繩是用來保障安裝人員人身安全的,一般可以循環使用,向我收取安全繩的費用不合理。志高空調售后稱,具體安裝、維修事宜已經委托給興瑞家電維修公司,讓我直接與興瑞家電維修公司聯系。”“興瑞家電維修公司說,國家對空調高空安裝收費標準無具體規定,各家安裝公司收費標準都不同。他們公司制定的標準是,安裝位置離地面2.5米以上就可以向消費者收費。”豐先生認為,150元的收費不合理,便向相關政府部門投訴,經過調解,5月2日興瑞家電維修公司返還了150元。
志高高空作業定價亂
3日下午,記者撥通了志高空調全國客服熱線,熱線當班組長表示,濟南市天橋區興瑞電器維修公司為志高空調簽約安裝維修單位。該維修公司不屬于志高公司,它對外還可以承包其他維修安裝項目。對于高空作業費,當班組長說,這部分收費比較彈性化,志高空調公司定價范圍在50元至200元,具體收多少還需買家與安裝工人協商。根據安裝時的危險程度,有時需要吊籠,但吊籠的費用志高空調沒有規定。
他說,志高公司不制作吊籠,只能由簽協議的維修安裝公司制作,價格由該公司制定;如果簽協議的安裝公司無法制作,要找第三方企業制作,其吊籠費也由第三方企業裁定。另外,空調裝機所用的支架和內外機連接管如需增加或者延長,會另外收費。當班組長說,濟南市天橋區興瑞維修公司在票據上標注的“吊板”項目,公司對這項收費項目沒有相關規定。
其他品牌安裝明碼標價
3日下午,就空調安裝費用,記者詢問了一個知名空調品牌的維修部門,一郭姓負責人說,他們有專門的安裝部門,該部門隸屬于總公司。安裝時不向消費者收取高空作業費。如果用戶因陽臺有防盜網或直接安裝存在安全隱患時,安裝人員會使用吊籠,吊籠收費有150元和200元兩種,具體金額視空調型號而定。
該負責人說,他們有詳細的收費項目表,收費時會向消費者提供收費明細單。
另一知名品牌空調維修部門的陳姓工作人員說,他們安裝空調時,如消費者安裝高度在5米到15米,要收取50元高空作業費,15米至30米收取100元,30米以上收取150元高空作業費,特殊情況下可能不收取高空作業費。
對于“吊板”以及“安全繩”的收費問題,兩家公司都表示,自己公司不存在此安裝收費項目。
安全繩收費涉嫌欺詐
豐先生說,高空作業涉及職業面廣,對于收取高空作業費,國家的相關規定比較模糊。“他們這樣做是在鉆法律的空子,變相亂收費。事情雖然解決了,但我還是在京東商城上留言,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安裝亂收費現象。”
濟南市物價局價格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空調安裝費用不屬于政府定價范疇,國家沒有制定相關標準,收費主要靠市場調節。消費者如對安裝公司的報價不滿意,有權利選擇更換安裝公司。
該工作人員表示,正規商家及安裝公司都會有詳細的安裝收費價目表,所有收費項目都應明碼標價。在安裝前,安裝公司應事先告知消費者所收金額,消費者同意后才可安裝。安裝完畢后,安裝公司應根據價目表向消費者收取費用。對于豐先生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說,志高空調所派的安裝公司向消費者隨意要價、收取安全繩費用行為涉嫌欺詐消費者。她強調,作為消費者應事先與商家協商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