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晚報訊 從超市買來的鹵豬耳,手一撕竟然骨肉分離。這是近期在江西贛州發現的人造豬耳翻版嗎?昨日,大渡口區工商分局食品科就接到這樣一起消費求助。
大渡口區市民李先生稱,近日從該區一超市買來3只鹵豬耳,生產日期是5月2日。看了江西贛州人造豬耳的新聞后,5月6日晚他試著用新聞里介紹的手撕方法來辨別,結果發現鹵豬耳的肉居然與軟骨徹底分離。昨上午,李妻向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報料,懷疑買到人造豬耳。重慶晚報記者到李家現場用手掐住鹵豬耳一撕,同樣出現骨肉分離現象。
隨后,重慶晚報記者向大渡口區工商分局食品科反映情況,執法人員立即到該超市隨機查驗了待售的數只鹵豬耳,調取了近期進貨臺賬及送貨清單,未發現異常,初步判定不是人造豬耳。食品科科長張鵬推測,李先生所購鹵豬耳一撕就骨肉分離,應與其保質期臨界有關,因為鹵豬耳包裝袋上寫著“儲存條件:25℃,保質期7天”。
昨下午,重慶晚報記者采訪了鹵豬耳的生產商、梁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建明。他稱,出現骨肉分離可能是遭鹵久了,變成了火巴耳朵,且公司的豬耳朵均從屠宰場進貨,有檢驗檢疫手續。他強調,真豬耳有韌性,嚼著化渣,人造豬耳嚼著有類似口香糖的膠質感,該公司銷售的所有鹵豬耳均是真豬耳鹵制。
重慶晚報記者還采訪了主城3家知名鹵菜店老板,他們均對鹵豬耳出現骨肉分離現象感到奇怪。他們都試著手撕自己鹵的豬耳,發現用刀都很難把肉與軟骨剝離出來。老板們認為,合理解釋應是鹵制前豬耳朵已不新鮮了。
重慶晚報記者 黃艷春 首席記者 冉文 實習生 文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