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傅光云 實習生 李柯達(微博) 發自上海
“母乳、配方奶粉、牛初乳,一個也不能少”,這是近幾年很多添加了牛初乳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一句很有“號召力”的廣告詞。
不過,5月8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禁止生產以牛初乳為原料的乳制品。以上要求自2012年9月1日起執行,此前按相關規定生產或進口的相關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鄧海華介紹說,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的首要原則是安全性,目前缺乏牛初乳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資料。“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鄧海華說,“我國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制度,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相關標準后方準許使用。”
鄧海華指出,我國進口的牛初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澳大利亞將牛初乳作為補充類藥物管理,新西蘭規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補充劑類食品不得用于0至4個月嬰兒。結合國外經驗,從審慎原則考慮,經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部門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衛生部作出了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禁止生產以牛初乳為原料的乳制品的規定。
事實上,有業內專家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其實早在去年11月,國家有關部門就已禁止牛初乳復合粉的進口,因為牛初乳粉相關產品的適用標準問題不夠明確。
記者走訪上海市八佰伴附近超市賣場發現,含牛初乳的嬰幼兒食品尚在貨架。培芝牛初乳柜臺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通知稱要求下架所有含牛初乳的嬰幼兒食品。不過,記者觀察到,目前,已經很少有人前往柜臺選購牛初乳產品。此外,據報道,有廠家計劃調高新批牛初乳產品的食用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