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本土頂級奶粉品牌之一”康寶瑞在蓉賣到斷貨
新西蘭售價75元成都售價258元
“真正原裝進口、與新西蘭同步銷售的優質乳品”、“新西蘭本土頂級奶粉品牌之一”……這是新西蘭奶粉品牌康寶瑞在中國的宣傳語。但近來,有網友提出:“我在新西蘭快9年了,養大了兩個孩子,從未見過這個牌子的奶粉,也沒見過它的廣告。”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歷時1月,對康寶瑞奶粉的市場銷售、奶源地、生產模式等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康寶瑞公司兩名注冊董事為華人,由當地代工商生產,僅在新西蘭兩家連鎖超市有售。而據乳業專家介紹,新西蘭奶粉品牌不到4年從三四個飆升到20多個,其中很多是華人注冊的貼牌生產品牌,專供國內市場。
市場之謎
成都:每罐超250元 銷售稱供不應求
在成都仁和春天商場的網上商場,關于康寶瑞奶粉的介紹寫道:“新西蘭本土頂級奶粉品牌之一”、“Cambricare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僅在新西蘭制造”……據康寶瑞中國總代理南京艾爾優先食品有限公司介紹,成都地區有數十個康寶瑞奶粉售賣點。
成都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康寶瑞嬰兒奶粉最常見的是900克罐裝,價格279~299元,全脂奶粉售價約為258元,奶粉外包裝上寫著“Made in New Zealand(新西蘭制造)”。
“康寶瑞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平時賣得很好。”伊藤洋華堂春熙店超市康寶瑞銷售人員說,因為超市可將康寶瑞奶粉郵遞到家,很多宜賓、資陽、阿壩的顧客都會來買。“我們現在常遇到斷貨,應該說是供不應求。”
而在王府井超市,問及“康寶瑞在新西蘭賣得好不好”,一旁其他品牌的奶粉銷售人員說:“聽說在新西蘭就一個超市有賣。”
新西蘭:75元一罐 僅兩連鎖超市有售
新西蘭留學生劉夢楊在做奶粉代購。她表示,從沒聽說過康寶瑞,平常到超市也沒見過這個牌子。4月中旬,成都商報記者委托劉夢楊致電新西蘭康寶瑞公司,接聽電話的男子用普通話告訴她,新西蘭只有Gilmours兩家分店在賣康寶瑞嬰兒奶粉。他還表示,康寶瑞全脂奶粉在Countdown超市有售。
成都商報記者隨后又通過官方郵箱與該公司取得聯系。工作人員回復稱,“目前大部分Countdown的店都在賣康寶瑞產品,而部分Gilmours店面也有銷售。”而在新西蘭Countdown官網上,一罐900克康寶瑞全脂奶粉售價14.99新幣(折合人民幣約75元)。
問及產品在中、新兩地銷售市場的比例,對方以公司政策不允許透露為由拒絕提供。但同時表示,中國市場增長相當快,是康寶瑞產品的“主要市場”。
身世之謎
奶源當地企業提供
產品來自當地代工商
對于奶粉的質量及來源問題,成都商報記者先后致電南京艾爾優先公司,并發去詢問函。對方書面回復稱,生產康寶瑞奶粉的企業所使用的原料,主要由恒天然(Fonterra)提供奶源;而新益美(New Image Group)和善騰(Sutton)“屬于生產新西蘭康寶瑞奶粉的企業”,“應該是加工生產企業從恒天然購得原料,加工生產康寶瑞奶粉”。
成都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善騰和恒天然進行了核實。善騰在回復中確認,康寶瑞的產品由其生產。而恒天然則過了半個月才答復———康寶瑞不是恒天然的直接客戶。郵件中稱,之所以花了這么長時間,是因為“我們把原料奶粉提供給新益美集團,但新益美旗下又有眾多品牌。至于該公司最終用我們的原料奶,生產出了哪個品牌,我們就不確定了”。
對此,康寶瑞公司在郵件中也承認,“我們從新益美和善騰這樣的當地生產商獲得產品。產品的原料大部分源自恒天然。”
注冊董事來自中國
產品沒有安全顧慮
在新西蘭經濟發展部旗下網站,成都商報記者找到了康寶瑞公司的部分注冊信息。這家公司注冊于2008年11月。位于奧克蘭,注冊董事有兩位,分別名為Ming Gong和Xuqi WU。注冊時間正值中國奶業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新西蘭乳業公司數量快速增加時期。網站上信息還顯示,持有近一半股份的Xuqi Wu名下,同時持有新益美公司的小部分股份。
關于兩位注冊董事的身份,康寶瑞公司表示:“兩位董事雖然來自中國,但他們是新西蘭人。康寶瑞是新西蘭公司,不是中國公司。”
新西蘭農業與林業部高級溝通顧問Miriam Meister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他們也清楚,在新西蘭有很多奶粉生產商正在為中、新兩國的公司供貨,而“許多品牌是由中國的經銷商注冊的”。不過對于這些從新西蘭出口的產品,他們并沒有安全顧慮,因為產品首先得符合新西蘭當地的標準。
有此一說
注冊一個牌子、成立一家公司、在新西蘭委托制造商加工、在國內建立銷售網絡,這就是貼牌模式的全過程。
新西蘭奶粉品牌劇增 很多是華人注冊
在中國奶業協會原理事、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高利潤是催生主供中國的進口奶粉近年來數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以一罐900克的奶粉為例,一般報關價在90元左右,但在國內市場上,大多可賣到近300元。
成都奶粉銷售商張新(化名)表示,“奶粉市場的水太深了”,商家抓住部分國人迷信進口奶粉的心理,貼牌生產、主供中國的進口奶粉并不少見。據王丁棉了解,2008年國內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新西蘭本土奶粉品牌僅有三四個,目前,在新西蘭同時擁有奶源、設備和生產能力的廠家也不超過7家。然而,不到4年時間,新西蘭奶粉品牌卻飆升到20多個,其中很多是華人注冊的品牌。至今,還有70多個品牌在新西蘭排隊等待注冊———注冊一個牌子、成立一家公司、在新西蘭委托制造商加工、在國內建立銷售網絡,這就是貼牌模式的全過程。
王丁棉解釋,新西蘭貼牌生產尺度相對寬松,也是引得華人資本蜂擁而至的原因之一。在國外,要開辦一個工廠進行奶粉加工制造,審核會非常嚴。但如果光注冊一個品牌,只要有足夠的注冊資金,把加工、生產外包,事情就好辦多了。
成都商報記者 余文龍 實習記者 張疏桐 實習生 江浪莎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