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近兩年,“零甲醛”的概念幾乎已成為家居行業的主流趨勢,不管是各大家居賣場,還是專賣店的銷售人員都表示自家品牌采用的是“綠色環保”的“新型工藝”,其環保質量檢測屬于“低甲醛”甚至“零甲醛”。專業人士對此說法表示:市面上大多數宣稱“零甲醛”的家具、建材實為炒作概念。
現在很多消費者認為,“符合國家標準就是‘零甲醛’”,而真正的“零甲醛”指的是毫無甲醛含量。有關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不含甲醛的有關裝修材料是不存在的。受制造工藝等因素限制,我國基本上沒有真正達到“零甲醛”級的家具。
很多商家誘導消費者說,“沒味兒就是沒甲醛了”,“家具封邊技術高超、嚴實,所以甲醛也就跑不出來了”,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不管是封邊還是長時間的通風,就算是味道沒了,都不可能從根源上消除甲醛的釋放。研究數據顯示甲醛的釋放時間長達3至15年。
另外,“甲醛溶于水,裝修用水溶漆甲醛就沒了”的說法也是忽悠概念,事實上水溶漆對甲醛的消耗非常有限,尤其經過通風速干后,吸附在墻體上的甲醛反而會毫無阻擋地釋放出來。所以說,那種“零甲醛”裝修的說法并不靠譜。
那么消費者應當如何選擇家居產品,杜絕甲醛的危害呢?專家提醒,首先,對于家具建材的甲醛含量,國家有相應的標準,“E0”級、“E1”級、“E2”級,達到“E2”級以上才可以銷售,在購買時要查看國家權威機構出具的抽檢或送檢的檢測報告。
其次,新居裝修后或購買新家具后,應空置通風兩三個月或一段時間。此外,要慎用那些去除甲醛的化學用品,這些產品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甲醛,但也很可能會重新產生其他污染物,導致家居環境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