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車同時拋錨 因汽油?燃油精?
中石油成被告 稱兩樣都沒問題 是車主將燃油精加多了
北京車主們大概都有過在加油站被死命推銷燃油添加劑的經歷。但當加的油出現問題時,燃油添加劑卻有可能成為消費者追責的麻煩。上午,朝陽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糾紛。
王先生一行4輛車到新疆自駕旅游,在一中石油的加油站加完油后,每輛車又添加了2瓶加油站銷售的“豪特燃油精”,結果4輛車在高速公路上同時拋錨。事后,王先生將中石油新疆分公司及“燃油精”的經銷商北京紅豪特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告上法院,索賠8萬余元。上午在法庭上,中石油和燃油精的銷售商都稱自己的產品沒問題。
加完油后4車同時拋錨
去年十一期間,王先生等16人駕駛4輛越野車分別從北京和杭州出發,共同前往新疆進行自駕游旅行。10月5日下午,4輛車在經過中石油新疆銷售分公司葡萄溝口加油站時,分別加注了97號和93號汽油,同時每輛車還添加了2瓶加油站銷售的 “豪特燃油精”。
據王先生回憶,加完油后他們開始前往哈密,當行駛出40公里左右的路程后,兩輛進口的吉普指揮官和牧馬人同時出現供油不足,發動機亮紅燈等問題,并熄火在吐哈高速公路上。之后,王先生的進口吉普大切諾基和另一輛國產長城越野車也相繼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車輛出現故障后,王先生等人聯系了葡萄溝口加油站站長宋某,并將車就近送往修理廠將油倒掉,對油路進行全面清洗,并對油箱內的油取樣封存。
王先生表示,通過對其油箱內的油樣進行檢驗,顯示該油樣“溶劑洗膠質”一項不合格,實測值為6.5,標準值為不大于5,高出標準30%。
導致4車故障的原因究竟是汽油的問題,還是 “燃油精”的問題?王先生認為,總之是這兩者在一起出了問題。因此,王先生將“燃油精”的經銷商北京紅豪特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中石油新疆分公司一并告上法院,索賠切諾基的修車費、拖車費、油品檢驗費、誤工等損失共計8萬余元。
經王先生初步估算,4輛車的修理費、拖車費、折舊費以及其他經濟損失加在一起大約為50萬元。王先生是第一個提起訴訟的,其他三輛車的車主則在觀望結果。
兩被告都稱自己沒問題
庭前,作為被告的中石油新疆分公司以事發地在新疆為由提出管轄異議,但上午管轄異議被法庭當庭駁回。
上午在法庭上,中石油新疆分公司和豪特燃油精的經銷商雖然沒有相互推脫責任,但都堅稱自己沒問題。
中石油方面表示,自己的油品質量不存在任何問題,而原告對油樣做檢驗報告的時間、程序等均不符合規定,所以對于檢驗結果不能認可。“豪特燃油精”的經銷商則認為,王先生沒有證據證明燃油精存在問題,也不能證明混合汽油后會產生問題。
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28日,中石油公司新疆分公司曾給王先生復函就此事件作出回應。該公司在函件中表示,王先生一行走后,該公司已將罐內油品取樣鑒定,結果為合格,而加油站銷售的豪特燃油精也有廠家提供的合格檢驗報告。該公司稱,豪特燃油精的添加比例為1比1000,按照50升汽油加一瓶燃油精的使用要求,王先生一行每輛車都加注了2瓶燃油精,明顯加多了,屬于超量使用。
該公司在給王先生的復函中表示,車輛故障系因車輛油箱和油路油垢嚴重,加上過量使用燃油精造成油箱及油路內垢松化、乳化,堵塞油路和過濾器所致,并非加油站的原因造成。而2瓶燃油精是車主自己加注的,加油站工作人員已明確告知車主在看清燃油精的產品說明書后使用。
上午在法庭上,中石油方面再次強調了上述觀點。
消費者不滿中石油態度
中石油的復函明顯將責任歸責給了消費者,王先生十分不滿。對于中石油新疆分公司將油樣送去自家公司旗下的檢測部門進行檢測得出的“合格”結果,王先生也無法認同。
“如果說是汽車本身油垢的問題,不可能4輛車在同一天出現故障。而加注的2瓶‘豪特燃油精’超量還不到四分之一,至于導致4輛車同時故障嗎?”王先生表示,即便是因燃油精加多了,也是加油站的工作人員沒有盡責,因為他們在購買燃油精時曾咨詢過工作人員,對方對2瓶的劑量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王先生認為,中石油公司應在產品本身和自身服務上找原因,不要將問題強加于客戶的頭上,有失大國企身份。上午,此案未當庭作出判決。
本報記者 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