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第三次下調,而與之密切相關的液化氣價格卻逆向反彈。
長沙市物價局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7月24日起,長沙市場14.5公斤瓶裝民用液化石油氣價格調整至117元/瓶——7月17日,這一價格剛從100元/瓶調整至108元/瓶。“7天內連漲兩次,太離譜了!”不少市民紛紛吐槽氣價漲勢“兇險”。
對此,物價主管部門的解釋是,國際原油價格高企是影響氣價的關鍵因素,市面上價格的漲跌與煉廠出廠價緊密相連。
■見習記者 潘海濤
影響
電磁爐、蜂窩煤重新走俏
瓶裝液化氣價格連續攀升,特別是一周內兩次漲價的信息,讓多數市民大呼傷不起。7月23日下午,市民李松將QQ簽名改為“太貴了,用不起,炒菜都要加快速度了”。
“液化氣價格高,不如用電省”成了很多人的共識。家住便河邊的周云霞算了一筆賬。每個月,她家炒菜做飯要用掉一瓶液化氣,花費約100元;如果改用一臺2000瓦的電磁爐,每天使用2小時,耗費4度電,每個月的電費在70多元錢左右。“這樣算來,用電磁爐既衛生又經濟。”她說,現在家里專門配備了電磁爐、熱水壺等電器,盡量節氣省錢。
液化氣價格上漲也給一些夜宵攤帶來了經營壓力。“氣價漲得飛快,可飯菜價格卻不敢漲,我們壓力很大呀!”攤主劉師傅坦言,為了讓自己的小本生意不賠錢,他只好又燒起了“闊別已久”的蜂窩煤。
質疑
瓶裝液化氣漲快跌慢?
事實上,長沙市場上的瓶裝液化氣價格并非一路走高。
據觀察,今年五六月份國際原油一路震蕩走低,國內成品油價格應聲出現難得的三連跌,長沙的瓶裝液化氣價格也曾連續下調:從5月16日起,長沙市場14.5公斤瓶裝民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由每瓶125元下調至113元……6月21日起,每瓶110元下調至每瓶100元。
然而,進入7月液化氣價迎來了報復性反彈。尤其是短短7天內從每瓶100元漲到117元,這種“跳躍式”漲幅讓市民疑惑不已。
“液化氣價格調整與油價緊密相連,但步調卻明顯不一致。”一直關注成品油市場變化的市民李維質疑道。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本地液化氣價格跟漲沒有遲疑,而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氣價跟跌卻明顯存在一個時間差,是不是在跟跌的過程中,需要把高價進的液化氣銷售完?
回應
氣價跟著國際原油價格走
針對液化氣一周兩連漲的現狀,長沙市燃氣熱力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是引發國內液化氣行情上揚的主要因素之一。
長沙市物價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進一步補充道,市場經濟環境下,液化氣價格出現波動屬于正常行為,液化氣價格變化是個聯動機制,市面上價格的漲跌與煉廠出廠價緊密相連。只要煉廠漲價幅度一大,就必須要調整,要不然燃氣行業將面臨虧損經營。
面對市民漲快跌慢的質疑,一名不愿透露具體姓名的業內人士稱,國際油價下跌,作為下游產品的液化氣價格也會下跌,但波及我市的時候在時間上有個滯后效應。
那么,為什么國內成品油價格卻持續下跌呢?該人士稱,“國內汽油價格的下跌是由于國家進行了補貼,這與液化氣的上漲沒有太大的關系。液化氣的價格是跟著原油價格走的,國際大環境下,原油價格一直持續上漲,液化氣價格的上漲也是必然的。”
延伸閱讀
管道燃氣暫未接到漲價通知
液化氣一周兩連漲,使用管道天然氣的市民也擔憂起來,“管道燃氣會跟漲嗎?”
對此,長沙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管道燃氣漲價與否,不是我們說了算。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暫未接到物價部門的漲價通知。”
專家支招
用天然氣可省2/3的錢
業內人士認為,瓶裝液化氣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經常波動,及早進行兩氣轉換、改用管道天然氣或許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使用天然氣,究竟能比液化氣省多少錢?記者在請教相關能源專家算賬后發現,前者比后者能省2/3的錢。
據專家介紹,每立方天然氣的熱值約為8600大卡,每方液化氣的熱值約為24000大卡,約為天然氣的3倍。一瓶14.5公斤液化氣氣化后約為6方,其燃燒產生的熱值,與18方天然氣燃燒的熱值相當。
目前,長沙市場14.5公斤瓶裝液化氣的價格為117元,18方天然氣的價格為44.1元,可見,獲得同樣的熱值,使用天然氣的花費差不多是液化氣的1/3。
后市觀察
液化氣價格很可能繼續漲
進入7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反彈,國內經銷商普遍認為隨著國際油價上漲,液化氣市場價格已基本處于年內低位了,多有低價抄底的意愿。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我省出現部分經銷商搶購抄底現象,導致市場交易量迅速上升,這也是促使市場價格短期內回暖的原因之一。“按照慣例,從9月份開始又將迎來用氣量急升,氣源價格很難回落,下半年到11月份左右歷來都是氣源價比較高的。”
至于液化氣價格未來走勢,業內普遍看漲。德盛期貨研究員蔡浩暉直言不諱,隨著終端需求的逐漸提升,若國際油價如期反彈,液化氣市場或將全面進入上行期。不過,由于部分煉廠檢修逐漸結束,市場整體供應將有所回升,將一定程度上抑制價格上漲。所以從整體來看,后期市場或將在震蕩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