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寧
昆明市政府近日再出新規,擬對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范圍6個縣區的酒店、旅社入住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開征滇池生態資源保護費。
山西五臺山景區向游客強制性收取50元/人的觀光車票,南京高淳椏溪鎮“國際慢城”向進入景區的車輛強制性收取50元的 “尾氣排污費”等事件余波未平,昆明這項被游客稱為 “掠奪性經營”的決定再一次把我國景區亂收費現象推到了審判席。
主控因素:現有經濟發展模式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教授王衍用將其歸咎于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國自然景區經營模式與國外差異大,源自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景區發展過程不同。發達國家早已明確了景區的社會性,我國則更強調景區的經濟性�!�
他告訴本報記者,管理體制上,我國景區缺乏統一機制,相關法規也只是做原則性規定,一般由建設部門主管,地方政府來管理和保護;資金管理機制上,我國財政主要支持的是人員事業費,其他費用基本通過旅游開發自主籌集;經營機制上,國內景區普遍采取盈利性的經營活動,這在發達國家極為鮮見。
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旅游局聯合公布的一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對景區的財政投入明顯不足。從1995年到2003年,我國對國家公園的預算一直保持在1000萬元,零增幅。至2003年,我國對國家公園的財政投入不足美國的0.06%。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看,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1994年旅游業開始大力發展之后,陸續有省直轄市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而在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型景區一直占主導地位�!眹┚沧C券(微博)分析師許娟娟指出。
來自 《中國風景名勝區發展綠皮書》的統計數據同樣證明了這一點。2006年,我國各級風景名勝區接待游客7.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5000多億元,分別是當年全國旅游總人次和旅游總收入的56.3%和62.5%。
“地方政府開發風景名勝區的主要動機在于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痹S娟娟為本報提供的資料顯示,截止2011年,我國共有16個省、直轄市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重超過10%,旅游經濟成為GDP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財政收入來源。
“進入發展快車道的景區建設經營面臨著資金缺口的問題,而這更加助漲了景區的經濟性。”她向本報闡釋,另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景區管理上的立法還很不完善,目前僅制訂了部分管理條例。在景區管理上僅規定景區 “歸誰管”,而“如何管”卻只有原則性的規定,缺乏實施細節。
“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我國各地景區擅自漲價、亂收費問題的出現。”
政策驅動景區社會性
我國景區社會效益提升將在未來獲得政策明確推動。
據了解,國家旅游局曾在2007年提出 《國民休閑計劃》,2009年,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四省通過發放旅游券的方式開始試行這一計劃,與此同時四省分別出臺了《國民休閑綱要細則》。目前,《國民休閑綱要》(原《國民休閑計劃》)已進入最后審核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地方層面,2012年7月1日《四川省旅游條例》開始施行,其對四川省旅游業的管理進行了規范,其中涉及門票價格管理,旅游者權利義務,以及各相關方的法律責任和處罰法案。
王衍用分析,《國民休閑計劃》內容涉及加大財政支持、推動帶薪休假制度和促進個人旅游消費等方面內容,旨在刺激旅游消費,拉動內需,對增加國民休閑時間、降低旅游成本有實質性利好�!霸陂T票價格引導上,控價和降價是主要方向�!�
西湖模式不具普適性
據本報了解,在景區公益性較高的經濟發達國家,國家重點景區門票價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而我國近50%的5A級景區門票價格在100元以上。以2011年收入數據計算,我國5A級景區門票約為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的5%、農村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4%,景區公益性相對偏低。
“盡管單純的‘提價模式’并不利于景區的長期發展,也與風景名勝區的公益性相背離,但傳統觀光型景區走出依賴門票漲價的發展模式需要較長的過程,缺乏綜合回報業態支撐、提價以增加收入、控制人流量以保護環境仍會在較長時期內支撐門票‘提價模式’�!痹S娟娟預測。
“以峨眉山為例,從1997年峨眉山在深圳主板上市至今已15年,門票價格從60元即將漲到185元以上,門票收入占峨眉山營業總收入的比重超過36%。”
在“漲聲一片”及景區亂收費之風“剎不住”之時,杭州西湖開拓了一種新的旅游模式,以免費旅游方式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游客增加以及逗留時間延長,帶動了杭州市餐飲、旅館、零售、交通等周邊服務行業和城市整體經濟的發展。
免費的西湖沒有了門票的收入,但是經濟效益反而增加了。浙江省旅游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西湖在免費開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總收入為549億,而2011年,杭州的旅游總收入達到了1191億。
“西湖模式并不具備普適性,我國景區的普適模式仍需探索。”王衍用指出,西湖模式的成功脫離不了杭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周邊長三角地區這個巨大休閑旅游客源地的優勢�!耙话愣灾挥谐鞘邪l展水平高、經濟競爭力強、游客可進入性強,以風景湖泊游為主體的城市才可借鑒或全面復制西湖模式,如南京的玄武湖、濟南的大明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