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芙勤
晚報訊 秋天未至,滬上商場多家品牌內一周前已早早地掛起了秋裝。相較往年,今年秋裝的漲幅有限,部分品牌幾乎維持去年價格水平未作提價。商場業(yè)內人士透露,今年零售業(yè)遭遇寒冬,部分供應商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因此不敢像往年那樣“有的放矢”地進行提價。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南京路置地百貨、新世界、永安百貨等商場,看到店內不少女裝品牌均已掛起了秋裝,但相較往年“漲勢兇猛”,今年秋裝提價幅度并不大。在某“v”打頭的快時尚品牌內,多款短款休閑西裝的售價約在500元出頭,其中一款中長款女裝售價為549元;而另一“e”打頭的女裝時尚品牌內,一款棕黃色長款風衣零售價900多元,秋裝牛仔褲原價399元,甚至比部分夏裝牛仔褲便宜百元。店員透露:“上海的秋天原本就比較短,一般再過一個月冬裝就會上市,所以定價不可能太高,否則商品容易滯銷。 ”
業(yè)內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南京路、淮海路多家商場的銷售業(yè)績均較去年同期出現(xiàn)不同幅度的下滑,部分核心商圈內的知名百貨業(yè)績同比下滑超過20%�!耙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往年都是百貨逼迫供應商參加商場打折活動,但今年不少供應商會主動提出要參加商場活動,要求必須達到某個折扣。其實他們也在著急,價格太高,賣不動貨,所以秋裝上市也不敢輕易提價。 ”
業(yè)內人士坦言,過去供應商習慣標高原價,新裝上市即打折,但今年實體零售業(yè)遭遇寒冬,這種手段已經(jīng)提不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未來百貨業(yè)可能會回歸理性。商場不再頻繁打折,只是像國外一樣進行年中、年末大促,商品價格也將逐漸擠去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