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晚報》報道 今年6月1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消費者選擇節能家電,既省了電費還能享受國家惠民補貼。然而,大多數市民對于空調等家電能效的判別,仍停留在只看“能效標識”的階段。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讓消費者深信不疑的“能效標識”標簽竟在網上被人隨意買賣。
網上購家電
能效等級看不清
剛搬新家的李先生最近一直忙著選購冰箱、空調等家電。在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不管是冰箱還是空調,都在醒目位置張貼了“能效標識”標簽,促銷員也告訴李先生,能效等級越高的家電會更加省電。像大多數喜歡網購的年輕人一樣,在實體店看好價格后,李先生又來到易迅、京東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比價。然而,在比價的過程中,李先生卻發現在易迅、京東等網站上看不到空調、冰箱的能效等級。“如此重要的參數,商家為何不在顯著位置標出來?”李先生對此滿腹疑竇。
日前,記者在易迅網上看到,所有空調類產品的介紹中,均未標注能效等級。但在一些參加節能補貼的產品頁面中,易迅卻標注了補貼的具體金額。
“補貼都標出來了,為什么不把能效等級標上去呢?”面對記者疑問,易迅網客服人員未正面回答,只表示顧客如有疑問,可以在頁面下方留言,客服經理看到后會用回復的方式將能效等級告知,這樣以后的顧客在看到下方評論時,就能看到能效等級了。在京東網頁面,能效等級的標注似乎經過“過濾”一般。一些能效等級高的產品,在頁面上有醒目提示。而一些低能效產品的能效等級,則隱藏在一長串的規格參數內。
“現在選家電,先看能效等級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習慣。”某家電經銷商分析,易迅、京東對能效等級含糊處理,可能是為了避免因能效等級的原因,干擾消費者選購特價產品。
發票未標等級
顧客吃啞巴虧
廣州市民孟女士在商場訂購一臺標著2級能效的空調。送貨時,她發現空調的外觀沒變,但“能效標志”標簽卻為4級。孟女士要求更換,但被告知因發票未寫明能效級別,無法更換。對此,工商部門提醒,某些商家會將庫存的低能效空調當作高能效空調出售牟取暴利,消費者購買時應在發票上注明能效級別,避免上當。
“能效標識”是消費者判別家電是否節能的重要標準,不同能效等級產品的差價往往要幾百甚至上千元。因此,虛標能效等級的商家,目的大多在于抬高價格。而網上隨意買賣的“能效標識”標簽,為商家虛標提供了便利。記者在網上搜索“能效標識”,頁面顯示銷售此類商品的商家達數十家,分布在廣東、溫州、福建各地。每個能效標識的價格從1元到3元不等,標識為不干膠材質,具體廠商信息,能效等級、內容等可以隨意定制。
事實上,能效虛標已成行業頑疾。去年,歐力、華生、格蘭仕等品牌的部分電冰箱就在上海質監局的抽檢中被曝光能效虛標。在今年節能補貼出臺后,虛標能效的情況愈發嚴重起來,一些知名品牌家電廠商也因為虛假宣傳而陷入虛報風波。
上海一家電器賣場空調專柜的工作人員坦言,在價格戰的競爭壓力下,家電企業的利潤被不斷壓縮。加上產品檢驗為廠家抽樣送檢,一些不符合能效要求的空調通過虛標流入市場并不奇怪。該工作人員建議,為了識別真假標識,消費者可登錄“中國能效標識網”(www.energylabel.gov.cn),利用備案查詢功能,輸入家電的生產者、類型等信息,獲取家電能效等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