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三企業產品被曝光
本報訊 (文/表 記者趙冬芹)日前,廣東省食品安全網最新公布了8~9月全省冷凍飲品等24類食品生產環節專項抽檢結果,共抽檢605批次,發現問題樣品46個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7.60%。
記者查看不合格名單發現,桶(瓶)裝飲用水、調味品都是不合格產品的重災區,其中佛山共有三家企業上“黑榜”,涉及3個批次的食品生產,包括兩個品牌的醬油和一個品牌的鮮豆漿。
通報:本地3批次食品不合格
記者從廣東省食品安全網獲悉,今年8~9月份食品生產環節專項抽檢樣品主要包括了月餅、月餅餡料、冷凍飲品、醬油、飲用水、豆制品、果凍、餅干、食用植物油、配制酒、膨化食品、茶葉、糕點、水產加工品、糖果、肉制品、調味品、蜜餞、飲料(果味飲料、果蔬汁飲料及果蔬飲料、茶飲料)、炒貨食品、速凍食品、含乳飲料、米粉及大米等24類食品。抽檢結果顯示,飲用水、調味料等食品的不合格項目最多。
根據省質監局通報的不合格名單,佛山市共有三家食品企業被抽檢出不合格樣品,包括菌落超標、食品添加劑超標以及組分含量不達標等問題。抽檢不合格的3個批次食品分別為三水五洋調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伊例家醬油(原汁醬油)、三水三友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名珍蒸魚豉油以及順德區豆寶寶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磨坊傳人鮮豆漿。
記者走訪:市面未見問題醬油銷售
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大型超市,并未發現本次抽檢不合格的兩個醬油品牌。當記者詢問是否有伊例家醬油和名珍蒸魚豉油時,售貨員均表示從未銷售過相關品牌。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目前佛山調味品市場的主流品牌都是海天、李錦記、珠江橋、廚邦等大牌企業,本土小品牌并不是很有市場。
分析:問題醬油或加水太多
根據全省公布的信息顯示,問題醬油全部為市民并不熟悉的小品牌。佛山本地兩個品牌醬油的不合格項目分別為全氮及氨基酸態氮含量不達標。省質監局介紹,全氮含量表示醬油中蛋白質、氨基酸、肽含量的高低,是影響產品風味的指標�!耙话闱闆r下,全氮含量越高,醬油質量越好�!倍被釕B氮是判斷發酵產品發酵程度的特性指標。
質監局報告分析稱,造成氨基酸態氮和全氮不達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相關企業過度加水稀釋所致;生產企業減少產品中的發酵時間等。
處理:不合格產品全部召回
省質監局已要求有關企業召回抽查不合格產品,針對存在的問題,落實企業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對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依法進行處理。另外,佛山市食品安全部門還將加大專項抽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