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國信
近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一項調查稱,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在美銷售的13款車型獲認證的燃油效率高出實際值。11月1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現代中國相關人士,其對于涉及的在華車型是否也存在燃油效率高出實際值的情況避而不談,“我們將會在近期對這件事發出公告,請等待我們的公告。”這一事件與當年的豐田剎車門到底是不是同屬性事件,尚不得而知。
現代中國將出公告
11月2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一項調查稱,韓國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在美銷售的多款車型獲認證的燃油效率宣傳數字高于實際值1到6個mpg(英里/加侖)。其中,起亞品牌占據了6款,現代汽車則占據了7款,涉及車型數量合共高達90萬輛。
現代起亞方面解釋稱,因為美國的燃油效率測定方式的不同,導致部分汽車“有進行調整的空間”。不過,目前現代汽車集團已經接受EPA的勸告,主動下調有關車型的燃油效率。同時,對涉及事件的美國車主,該集團承諾會將按照地區單位汽油里程數價格等方面給予賠償。按照90萬輛、每車平均88美元的標準賠償,金額可能高達8000萬美元。
這批被稱為虛假宣傳的2011至2013款新車總數量約為100萬輛,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區,除了美國地區的90萬輛,在加拿大地區還有17.2萬輛。
另外,在曝出的13款車型中,其中有12款在華有售。11月1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現代中國相關人士,其對于涉及的在華車型是否也存在燃油效率高出實際值的情況避而不談,“我們將會在近期對這件事發出公告,請等待我們的公告。”
而在日前,現代起亞官方曾表示,13款在華銷售的車型有5款是進口車型,由于出口到中國、美國的車型在設計方面不同,所以在中國市場的進口現代和起亞車并不存在此問題。據悉,這些車型包括了圣達菲、伊蘭特、獅跑、首爾等,索納塔和起亞遠艦不在名單之上。
現代起亞一方面在美積極進行賠付,可在華面對質疑卻遲遲未有表態,一些現代起亞的車主擔心是否會遭遇“區別對待”。
對于在中國涉及的車型,業內人士建議,應把這些車型交由權威部門進行測定。如果存在問題,應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剎車門”陰影再現?
也有觀點認為,現代起亞的燃油效率問題可能類似于2010年的豐田“剎車門”,屬于商業報復。事實究竟如何,還沒有最后的答案。
EPA對其他車企也有過調查燃油效率的先例,不過針對10多個車型實施全面調整勸告屬于第一次。韓國媒體對此充滿了質疑,而在我國,一些業內人士也把事件和豐田當年在美因剎車踏板事件的大召回聯想起來了,“多少有點當年豐田剎車門的影子,在美國,不要輕易接近福特和通用,哪怕是增幅也不行。”某汽車業內人士在微博上表示。
2010年,美國方面發起對豐田的調查,稱其剎車系統和腳墊有問題。為此,豐田汽車公司全球召回1200多萬輛汽車并向美國政府支付了4880萬美元罰款。但最后美國黑匣子調查報告卻稱并不是豐田的失誤,惹出鬧劇一場。該事件的背景是豐田擠掉通用成為全球最大車企。
與此相似的是,2012年以來,現代起亞在美銷量也在持續激增。截至10月份,今年現代和起亞汽車在美國市場上的總銷量就已達到了106.745萬輛,這已是其繼2011年第二次年銷量突破100萬輛。至此,其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10%,侵占了美國本土汽車大鱷福特、通用的市場份額。
“每個車的理論油耗和實際油耗之間不可能一樣,由于路況和駕駛習慣不同,一款車的表現也不同。”11月13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特聘專家姚春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真實油耗與理論油耗之間在5%之內都屬于正常,因此很難斷言現代起亞是否存在夸大燃油效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