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冬天已經(jīng)“大張旗鼓”地來了,眼看著這兩天又要迫近0攝氏度“大關”,電熱取暖器、電暖寶等開始成為不少人的新寵。可近日,一個傳言引發(fā)不少網(wǎng)友擔心:據(jù)城市信報報道稱,山東淄博一名女子不知道自己懷有身孕,上個月的一個晚上,她覺得肚子疼,以為快到生理期了,就拿了個電暖寶來暖肚子。卻不料越暖越疼,最后去醫(yī)院一檢查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流產了!據(jù)說,誘發(fā)流產的可能就是電暖寶產生的輻射。
難道電暖寶的電磁輻射真能“強大”到導致孕婦流產嗎?南京市民海先生還真就是位“好事者”,他網(wǎng)購了一臺檢測儀一測:乖乖,常見的電手爐電磁輻射竟然超標40倍!
那么,電手爐等冬季常用取暖設備豈不成了我們身邊隱藏的“炸彈”?為了驗證“超標40倍”是否真有可能,日前,揚子晚報記者請出專家采用專業(yè)儀器,進行了權威驗證。
揚子晚報記者 王娟 謝堯 文/攝
南京市民草根實驗
電熱餅輻射超標40多倍!
南京市民海先生從網(wǎng)上花了近300元購買了一臺P6-1000電磁輻射檢測儀。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拿了一個300瓦電熱餅,當接通電源時,檢測儀上顯示磁場強度在16微特到20微特之間波動。這一數(shù)值遠遠超過檢測儀器說明書上的“0.4微特范圍內合格”,超標達40倍還多!
記者注意到,此時,檢測儀器上的報警燈一直閃爍,并伴有急促的報警聲。
隨后,揚子晚報記者拿著檢測儀遠離電熱餅,當?shù)竭_15厘米的距離時,檢測儀報警解除,儀器顯示數(shù)據(jù)為0。
同樣地,測試顯示電熱水袋在充電時,磁場輻射強度一直都高于19微特。檢測儀在距離電熱水袋20厘米處,警報解除。
實驗結束后,揚子晚報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這個實驗已被國內多家媒體報道過,“電熱餅輻射超標40倍”一度成為網(wǎng)上熱議的話題。
揚子晚報專業(yè)實驗
那么,電熱餅等取暖小家電的電磁輻射真的嚴重超標嗎?昨天,揚子晚報記者來到省內某環(huán)保部門。和網(wǎng)購的幾百元的檢測儀不同,這次,專家使用的檢測設備是價格幾十萬的EFA-300低頻電磁輻射分析儀。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揚子晚報記者先將檢測房間內所有電器設備關閉,拔掉電源,以免這些電器發(fā)出電磁輻射。然后,記者將待測試的電熱餅等插上電源,并將電磁輻射測試儀靠近,測試電熱餅所發(fā)出的磁場強度。需要說明的是,按國家標準,100微特(100000納特)范圍之內都是安全的。
電熱餅 0.519微特
記者剛把電熱餅通上電源,電磁輻射分析儀的數(shù)值就立馬“沖”了上來,顯示磁場強度為519.1納特,(即0.519微特,1微特=1000納特)。當移動分析儀時,這一數(shù)據(jù)始終維持在500納特(0.5微特)的水平上。當記者拔掉電熱餅的電源,再用電磁輻射分析儀測試時,顯示磁場強度僅為8.35納特(即為0.0083微特)。
技術人員告訴揚子晚報記者:“100微特范圍之內都是安全的。這個300瓦的電熱餅,產生的磁場強度遠遠小于100微特的參照標準,連它的1%都沒達到”。不過,技術人員也強調,電磁輻射每時每刻都是變化的,即使是同一個品牌的產品,型號不一樣,產生的電磁輻射也不一樣。“不管是哪個廠家生產300瓦的電熱餅,產生的電磁輻射也應該是差不多的。只要這個磁場輻射的強度低于國家參考標準即可。”
小太陽取暖器 1.065微特
電源接通后,小太陽取暖器開始工作。技術人員隨即把電磁輻射測試儀靠近小太陽,結果數(shù)據(jù)一下子就顯示為1微特,在靠近小太陽風扇的中心時,數(shù)據(jù)始終維持在1050納特的水平,最高達到1065納特(也即是1.065微特)。斷開電源后,數(shù)據(jù)就立馬降到5.8納特(0.0058微特)的水平。
電熱水袋 0.199微特
接通電源,揚子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電磁輻射分析儀在電熱水袋上方移動時,儀器上的數(shù)據(jù)也會跟著變化。最高時達199.2納特(即為0.1992微特)。當斷開電源時,再移動電磁輻射分析儀,揚子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儀器上的數(shù)據(jù)始終維持在6.7納特的水平(即為0.0067微特)。
USB暖手鼠標墊 0.0044微特
如果冬天辦公室里不開空調,光著手上網(wǎng)可是極為難受的。因此,一款USB暖手鼠標墊也在網(wǎng)上悄悄地火了起來。記者在淘寶網(wǎng)[微博]上看到,一款價格為9.9元的USB暖手鼠標墊30天的銷售量竟高達2.8萬筆。
這個暖手的小玩意電磁輻射會不會超標呢?記者通過電磁輻射分析儀檢測發(fā)現(xiàn),接通USB暖手鼠標墊電源與斷開電源,儀器上的數(shù)值差別并不大。檢測數(shù)據(jù)在0.0042到0.0044微特之間浮動。
解讀
那么,為什么市民海先生和揚子晚報記者進行的兩次檢測,數(shù)據(jù)相差這么大呢?取暖小家電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傷害呢?帶著這些問題,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咨詢了環(huán)保部門的專家。
兩次測試為何差距這么大?
為什么用幾百元的儀器,和用幾十萬元的專業(yè)儀器檢測,結論有“天壤之別”?對此專家稱,海先生網(wǎng)購的那款電磁輻射測試儀是山寨貨。
不僅如此,這臺儀器所提供的檢測標準,在國家各參考資料里也完全找不到,只能用“山寨”兩字來形容,所測數(shù)據(jù)自然是不可信的。
小家電并不影響人的健康
專家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嚴格來說,家電對外發(fā)射電磁波才會產生電磁輻射,而頻率在100千赫茲以上的才稱為電磁波。包括暖手寶、電熱取暖器等在內的家電,一般都是50赫茲的,不產生電磁波,因此不會產生電磁輻射。
“有人說電暖水袋的電磁輻射影響身體健康,是把電磁輻射妖魔化了,純粹是無稽之談。”專家說。
雖然安全,但取暖器有可能讓人不適
技術人員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小太陽取暖器的電磁輻射水平,雖然遠遠低于參考標準,但是如果人體離近了,也有可能帶來不適。
“之前對電熱毯有過電磁輻射的測試,結果是磁場強度達2-5 微特,也是遠低于100微特的安全值。但由于人體直接躺在電熱毯上,在感應作用下,會使部分人不適,孕婦應尤其注意,避免睡電熱毯。”
所以,如果在太接近的情況下,有人對取暖器等產生不適,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