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檢82個魚翅 79個假
鑒定報告
形態特征:所檢干魚翅絕大部分形態特征厚薄均勻,只有縱向紋理,不符合天然魚翅生長特征,符合模壓形成的特征。
理化試驗:有大量很黏稠的明膠溢出。
DNA成分分析:絕大部分送檢樣本未測出鯊魚DNA成分。
結果:所檢82個樣本有79個為“人造假魚翅”。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發布了對魚翅市場和魚翅消費歷時半年跟蹤走訪的調查結果,行業的種種亂象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公布了前一階段魚翅專項執法行動相關案情及送檢結果。
別以為魚翅是粉絲做的僅僅是個笑話
根據浙江省消保委對60余家生產、批發、零售、餐飲的魚翅售價進行調查。一些酒店標價500元~1000元/盅的魚翅羹,其相當的魚翅量的出廠價只需要幾十元,中間環節存在數十倍的暴利。
“別以為魚翅是粉絲做的僅僅是個笑話。”浙江省消保委一位工作人員說,市場上塑料袋包裝的“素魚翅”(人工合成魚翅)十分普遍,里面是賣相喜人的金黃色干“粉絲”,只需幾十元一斤。在外包裝上,該“魚翅”名為“合成翅針”,成分為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
但就是這個幾十元一斤的人造合成魚翅被酒店購買后,轉手變成了餐桌上的魚翅宴或佛跳墻等“高檔菜肴”。此次,消保委從杭州一水產品市場購買的一款長40厘米、顏色超白的牙揀翅送檢測機構檢測時發現,有大量黏稠明膠溢出,并未檢出一絲鯊魚成分,其紋理也不符合天然魚翅特征。
人造魚翅橫行背后 公款吃請、弱智的奢侈、商業欺詐
魚翅的食客從哪里來?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說:“沒有公款吃請就沒有食客;沒有弱智的奢侈就沒有食客;沒有餐飲的欺詐就沒有食客。所以最后的落腳點,應該要在公款的吃請、弱智的奢侈、商業的欺詐當中進行限制。這可能是根本性的。”
這里所說的“商業的欺詐”,是指不少經銷商及餐飲店把魚翅當做高檔營養品來宣傳,甚至夸口說魚翅具有保健、補氣及抗癌等各種功能。但事實上,魚翅并不具備高營養價值。有營養專家表示,魚翅不能與全營養食物(例如雞蛋、豆類)相提并論。而且魚翅經干制、漲發等加工程序,營養成分已所剩無幾。一碗魚翅湯的營養,絕大部分來自于其中的配料。吃魚翅可以治癌的說法更是毫無根據。
更可怕的是,市面上還有很多魚翅經營者,為了賣相漂亮,把魚翅用雙氧水泡制,食用這種魚翅,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危害。
此外,部分魚翅重金屬含量超標嚴重,浙江省公正檢驗中心檢測若干水產市場的干魚翅后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干魚翅鎘超標,其中金鉤翅鎘超標達10倍,還有部分魚翅甲基汞超標。
寧波:工商部門出臺6項監管舉措 規范魚翅經營
針對魚翅市場上存在的銷售“三無”魚翅、假魚翅等違法行為和餐飲、酒店行業存在的以人工合成魚翅冒充真魚翅等欺詐消費者現象,寧波市工商部門將根據《關于規范魚翅經營杜絕商業欺詐的若干意見》,突出強化索證索票制度和經銷臺賬制度等六項舉措:嚴格源頭追溯,建立和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實現去向可控,建立和落實經銷臺賬制度;倡導誠信經營,建立和落實商品質量承諾制度;落實自律管理,凈化市場環境;依法嚴厲打擊,嚴查各種違法經營行為;推進消費教育,倡導新消費理念,拒絕魚翅消費。
編后語:“沒有消費,就沒有市場;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說,因為魚翅業的巨大暴利,世界上每天都有20多萬條鯊魚被無情捕殺,而據美國《科學》雜志統計,現在有110種鯊魚正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揭示魚翅黑色利益鏈,真正的目的是需要喚起理性消費、科學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