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家媒體曝光:一些地方售賣使用明膠、海藻酸鈉等制成的假魚翅。甚至有專家斷言,市場上賣的魚翅90%都是假的。
18日,市食藥監局下發通知,將重點打擊餐飲服務單位摻假摻雜、以次充好、假冒珍禽海產品等違法行為。重慶晚報記者走訪主城部分水產市場發現,假魚翅充斥市場,便宜的5元一袋。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劉婷 冉文 實習生 吳硯田 攝影報道
三無魚翅
“魚翅是這樣包裝的絕對真的”
發現地:三亞灣水產綜合交易市場洲際國際水產門市
價格:450~1580元/斤
店鋪左手邊的墻上放滿了魚翅,按不同種類和價格,一排排放在玻璃架上。陳姓店員介紹,賣得最好最貴的叫“牙棟翅”,每斤1580元,最便宜的是翅仔,每斤450元。
記者發現,這些魚翅都是用透明塑料袋裝的,上面沒有生產廠家、產品說明等信息,只標有魚翅種類和價格的標簽。“魚翅是這樣包裝的絕對真的。”該店員保證。
重慶君和酒店大廚、全國一級廚師李洪稱:“上述產品沒配料細則、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要素,明顯屬三無產品,不應出現在市場上。”
合成翅
沒吃過的還認為是真的
發現地:盤溪水產品市場鴻海水產超市
價格:25~60元/斤
17日下午,記者在店鋪詢問是否有合成翅時,女老板從冰柜拿出樣品給記者挑選。據了解,人工合成翅每袋500克,價格在25元~60元。“25元的稍微次一點,口感不太好;60元的沒問題,沒吃過的還認為是真的,只有常吃魚翅的行家才能識別出來。”人工合成翅的包裝袋上顯示,主要成分為“明膠21.20%,水73.5%,海藻酸鈉5%。”
李洪解釋,“人工合成翅”一般是以干燥的金針菜作為基本食材,用小針劃成一個個細條,再加油炸,形似魚翅。記者看到的合成翅多是以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材料合成,并非健康的合成翅。
素翅
“和真魚翅沒區別賣得很好”
發現地:西三街水產市場林紀海鮮干貨
價格:50~100元/斤
17日上午,記者在這家店里看到貨架上掛著幾包類似黃色粉絲的貨品,包裝上寫著“巨鯊精選真品”字樣。打開其中一個包裝袋,一股咸咸的腥味撲鼻而來。老板很坦白:“這是素翅。”
老板解釋,素翅并非真的魚翅,是用明膠和其他添加物制成的合成魚翅,“和真魚翅沒區別賣得很好”。老板還說,一般的飯店甚至酒店都會來買。”
李洪認為,撇開真假不談,如果素翅是用綠色健康的材料合成,對身體健康沒太大問題。“那些含有過量明礬等化工品的‘素翅’則有損健康。”
豪華版魚翅
多是透明紙袋裝的沒說明
發現:西三街水產市場海鮮干貨批發門市
價格:數百上千元
走進店鋪,貨架上的魚翅吸引住記者的眼睛。老板表示,這些魚翅絕對是貨真價實,價格在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不過,這些魚翅多是透明紙袋裝的,上面沒有任何說明。“市面上的魚翅真假難辨,要知道真假,必須通過相關部門檢驗才知道。”江北區工商局執法工作人員稱。
“日文”魚翅
合成翅最便宜的5元一袋
發現地:西三街水產市場余二娃干貨批發
價格:5~20元/袋
余二娃干貨批發店鋪的正對面,兩包金黃色“粉絲”引起記者的注意。包裝上除有簡短的日文單詞以外,沒有生產日期、檢測合格標志等。
老板告訴記者,這兩包“粉絲”是人工合成翅,并非真的魚翅,每袋5~20元。“這些貨很有市場,小商家、市民都很喜歡。”據了解,由于價格低廉且味道相似,客人多以大批量進貨為主。
禮品魚翅
超市員工表示不知道真假
發現地:渝北區鴛鴦街道民樂超市
價格:699元/盒
“這個魚翅是真是假哦?”面對記者的疑問,超市員工表示不知道。記者看到,包裝盒上寫著“精選魚翅”四個字,兩邊則寫著“禮品”字樣,里面有5塊魚翅,顏色雪白,翅峰粗糙。
盒子后方有生產廠家的說明、保質期等。記者致電廣東生產廠家,一直未有回應。
“目前很多商場超市正在出售包裝好的魚翅,可謂是魚翅的豪華版。”李洪提醒,這些魚翅真假尚不可知,市民購買需謹慎。
魚翅已下架
“你過段時間再來看貨”
發現地:三亞灣水產綜合交易市場匯洋魚翅商行
價格:500元起/斤
“現在魚翅比較敏感,幾天前就下架了。”老板說。記者看到,除一兩袋小型魚翅,曾經放魚翅的地方現在放的都是魚肚干貨。不過,即使這些由透明紙袋包裝的魚肚干貨,上面也只有標簽,沒有其他說明。
“你過段時間再來看貨。”店員保證,這里的魚翅絕對是真的。
記者手記
為健康 不要吃假魚翅
為生態 該遠離真魚翅
大量的假魚翅充斥市場,源于一些人對真魚翅的需求。在真魚翅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國外的遠洋捕撈,通過非法的走私渠道進入我國。
魚翅是由鯊魚的背鰭、尾鰭等部位去掉皮肉制成的。吃魚翅很多人認為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殊不知,花了錢,卻上了當。不少人看著那么稀貴的東西端上來,怎么看都像極了粉絲。可粉絲和魚翅的價格那是天壤之別。
很多人認為,魚翅是“頂級補品”,但是,要知道魚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膠原蛋白,營養價值跟豬蹄、雞皮、魚皮差不多。且魚翅里多含有汞、鎘等重金屬成分,很可能會損害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物以稀為貴,商家也就在魚翅身上大做文章,但同時也因為它的稀缺,人造魚翅就開始濫竽充數、大行其道。經常做魚翅的餐飲師傅透露:一包人工合成假魚翅售價三十元錢,能做出六份魚翅。假魚翅的味道能不能像真魚翅,關鍵就看湯調得如何。一份魚翅羹的成本也就在五元錢左右,而賣給消費者的價格竟達一百五六十元,毛利高達三十倍。
所以在這里: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不要吃假魚翅;為了保護人類共同的生態,是不是也應該讓真魚翅逐漸遠離我們的餐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