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律師羅秋林的一紙訴訟,直接指向了在國內大名鼎鼎的藥企云南白藥及其經銷商,其提起訴訟理由是云南白藥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人格尊嚴權。而在媒體的相關報道中,又涉及到了云南白藥中被細心人發現了一味“涉毒”藥——草烏,別名斷腸草的它為毒性藥材。事情來龍去脈究竟怎樣?一向穩健的醫藥板塊頻遭黑天鵝事件,投資該注意什么?壹財經記者昨天多方采訪云南白藥等各方,聯系上了這起訴訟的相關當事人了解緣由。實習生 董夢穎 張蓉蓉 揚子晚報記者 陳春林 薛蓓
網媒熱轉
云南白藥再陷訴訟,被指成分含“斷腸草”
資料顯示:草烏塊根有毒,入藥能祛風除濕
昨天財經網的新浪官方微博貼出了一則驚人消息,到昨晚8點,引發了網友800多次轉載,400多人次評論:云南白藥中文版說明書沒有標成分,而美國版卻一一列表。有人發現云南白藥中的一味藥——草烏,國務院頒布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草烏被列為毒性藥材。湖南律師羅秋林前幾天把云南白藥及其經銷商告上法庭。該微博稱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欄目。記者昨天在中國廣播網的新聞晚高峰欄目頁面里也看到了這則內容。
據央廣報道,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院門診主任說,草烏的別名叫“斷腸草”。里頭含有一種生物堿對腎臟是有毒性的,它超過一定劑量的時候會引起全身的中毒癥狀,在臨床主要是治溫經散寒、祛瘀通脈止痛的,通常用藥不超過3克,一般不會引起什么問題。記者昨天在網上查找資料也發現,對草烏的描述,一方面是塊根有毒,另一方面也指出入藥能祛風除濕,溫經止痛。
記者連線
湖南律師已提交訴訟并未提及“斷腸草”
“涉毒”一說是“舊聞”來自2009年另一起訴訟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多方聯系央廣報道中提及的湖南律師羅秋林,最后通過他的博客上公布電話,聯系上了羅秋林本人。
羅秋林告訴記者,他確實是在1月17日向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提交了訴訟,訴訟理由是云南白藥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人格尊嚴權。因為在國內購買的云南白藥說明書中,沒有標明成分及各自含量;而他從美國加州購買的云南白藥產品,發現說明書中對所含成分及各自含量都標明得很清楚。 “到目前為止,是否立案還不知道,我正在外地出差”,他昨天告訴記者。記者隨后撥打了該法院立案庭電話,接線的工作人員稱已經在進行溝通,暫時還沒有立案。
另外,羅秋林還告訴記者,他并沒有說在美國買的云南白藥成分說明里找到“草烏”。
那“涉毒”一說又來自哪里?記者發現,在1月26日,《經濟觀察報》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在羅秋林提交訴訟那部分,沒有提及草烏,但其后一部分則提到了:成都律師趙因,查閱相關文獻后,她發現云南白藥該藥處方中居然含有國務院頒布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列舉的毒性藥材——草烏。2009年7月,趙因在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對云南白藥股份有限公司提起了侵權之訟,認為云南白藥股份有限公司侵犯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知情權。判決書中,被告云南白藥稱,云南白藥處方工藝為國家機密,趙因要求云南白藥公司在說明書中公布云南白藥完整處方藥味屬于違法要求。法院判決認為,趙因提供的證據僅有學理上的參考意義,不能以此認定云南白藥處方含有草烏藥材。因此駁回原告趙因的訴訟請求。
該報道提到,2008年第一期《中國農技推廣》雜志中撰文認為,野生滇南紫草烏是云南白藥、三烏膠等名貴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之一。
追訪公司
云南白藥未做明確回應,稱相關人員不在
兩年前就有“泄密門” 在美公布一產品成分
云南白藥究竟含不含草烏,對此事作何回應?記者昨天下午多次撥打了該公司董秘電話,都無人接聽。后聯系到云南白藥總經理辦公室,接線人員表示,負責的工作人員不在,并且不清楚何時回來。當記者詢問相關工作人員的手機號時,對方表示“我們平時聯系都用短號,把號碼給你你也打不了”,隨即掛斷電話。
不過,關于云南白藥在配方公開上“內外有別”的爭議,已經不止一次。2010年開始,就有媒體和網友多次曝出:云南白藥的產品基本都沒有注明配方和成分,為國家保密方、絕密級中藥制劑。然而,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網站上,卻能找到云南白藥一款產品云南白藥酊的成分表。這被稱為是云南白藥“泄密門”。
對于為什么能在美國公開成分,云南白藥高管曾表示:這是選擇尊重當地的法律與消費者習慣,沒有違反保密的原則。但有網友認為:“這句話挺氣人的。中國消費者習慣了被欺騙、被隱瞞?”
律師觀點
國內法律不完善配方不公布難處罰
但對此事“一言不發”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云南白藥在美國公開成分,而在國內卻不公開,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會不會因此遭受處罰?對此,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厲健律師表示,根據國內現行法律、法規,云南白藥因配方公布不完整被處罰的可能性很小。對于消費者知情權與企業商業機密保護的沖突,厲律師則認為,主要原因是國內立法存在真空地帶,相關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不過,對于如因云南白藥未公布完整的配方導致消費者使用該產品后身體健康受損,厲律師認為,該消費者可以起訴公司要求賠償。
記者注意到,“云南白藥成分涉毒再陷訴訟”一事早在上周就被媒體揭露出來了,但幾天以來,公司一直沒有對外澄清此事,讓不少股民如墜霧中。昨天有媒體再次報道此事后,股價下跌。
對此,厲律師認為,按照證監會規定,對涉及到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或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相關信息,而云南白藥至今對此事一言不發,已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如果證監會或其他有權機關認定云南白藥信息披露違法并作出行政處罰,則權益受損的股民可以起訴索賠損失。
■投資提醒
大醫藥股有獨門優勢 警惕“問題藥”黑天鵝
每年穩扎穩打型的“吃藥”行情會受影響嗎?此次云南白藥被指“涉毒”,是否又是一個“塑化劑”事件?
記者統計,從去年12月反彈以來,云南白藥到1月28日為止,已跟隨大盤上漲了22%,但昨天在大盤創新高的同時卻逆勢下跌,盤中最低75.80元,收于76.46元,跌幅0.96%。
昨天,神光金融研究員張生國提醒,醫藥類公司定價能力較強,很重要的一點是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其的信任。這種突發事件,對股價走勢短期影響偏負面。昨天云南白藥股價只是略有下跌,分析人士認為,后面可密切觀察最新季報,業績同比是否高速增長,銷售會不會受影響,規避風險再尋找新的介入機會。
另外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醫藥板塊大企業競爭不太激烈,利潤率水平較高,而且國家正推動其兼并重組,板塊整體還是有一定空間的。特別是大的企業定價能力強,有獨門優勢,比如云南白藥一支牙膏就可賣幾十元。中小企業也可以尋找機會。而醫藥行業應擔心的因素是出其不意的“黑天鵝”消息,“投資者最應該注意兩種會打壓醫藥股的黑天鵝事件,即無法預知但又會產生大影響的突發事件,一個是問題藥,另外一個是藥品降價”,業內人士提示。
醫藥股的黑天鵝并非首次了。去年“毒膠囊”事件導致多家上市公司暴跌、停牌、澄清,A股霎時間一片忙亂,投資者也跟著暈頭轉向。通化金馬股價在半個月之內下跌超過10%,市值蒸發2.4億元。
微博網友熱議——
【挺白派】:
@星空漫步的夢旅兔:我不管它毒藥不毒藥,我和家里人二十多年來但凡小面積見血創傷都是用云南白藥粉,止血快效果好,也沒見有人被毒倒或什么副作用。好不好是患者說了算,中西藥本來就該互補不足。
【倒白派】:
@虞公游山:這樣內外有別也太過了,沒有標成分的中成藥應該一概不能銷售。
【中立派】:
@農財寶典畜牧版:以毒攻毒是中醫早就認可的。云南白藥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在國內公布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