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趙婷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作為愛情永恒的見證,鉆石美好的寓意讓不少走進婚姻的戀人為之傾心,鉆戒已成為很多新人訂婚或結婚的必備之物。
但是,愛情雖然美好,這顆象征永恒的鉆戒,卻在短時間內屢屢出現質量問題,難免讓人有些郁悶。更讓人郁悶的是,動輒幾千元的鉆戒,在出現質量問題時,消費者不得不面臨維權難題。
訂婚對戒兩度存瑕疵
2009年3、4月份,濟南某雜志社編輯張文艷滿懷對婚姻的憧憬,在位于濟南市佛山街的金伯利鉆石店購得鉆石對戒,用做訂婚戒指。然而,2009年6月份,張文艷突然發現男款鉆戒的鉆石上出現了一道裂縫。“鉆石那么堅硬的東西,都可以劃破玻璃,怎么能自己出現裂縫?”張文艷對此表示不解。
隨后,張文艷前往金伯利鉆石店進行交涉。“店員對鉆石開裂的情況并無多大的異議,提出給予更換產品。給我們更換了另一款價位稍高的對戒,其中的差價也沒有讓我補齊。”
即便如此,張文艷仍心中不爽:“這是我們的訂婚戒指,先不說出現裂痕覺得不吉利,換的那一款我們也并不喜歡。”
之后,因為對戒中的男款鉆戒一直閑置,金伯利又有終生免費以舊換新的規定,張文艷就將上次調換來的對戒中的男款鉆戒調換為一款女士鉆戒。
此時,張文艷還沒意識到此次調換帶來了更大的麻煩。2011年9月,更換來的女款鉆戒出現了脫鉆問題,但是這次和商家的交涉比上次困難。
“店員回應稱是佩戴問題造成鉆戒脫鉆,但是我和老公都從事文字工作,日常佩戴并不會損傷到戒指,而且我從來都不戴著戒指干家務,也并非每天都佩戴,如此何來佩戴問題?”店員的回應顯然讓張文艷無法接受。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面臨鉆戒脫鉆問題的投訴時,鉆戒賣家多以佩戴不當予以回應,而消費者則很難舉出有力度的證據證明自己佩戴得當。
在多次交涉后,店員表示可以讓張文艷自己付差價調換款式,但是這次張文艷堅持退貨。
“店員稱,要退貨就要先去做鑒定,如果鑒定是商家的問題造成脫鉆,就可以給退貨。”張文艷介紹,但是脫鉆一般都是爪鑲松動導致,爪鑲的松動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是否是主觀上的人為拉扯導致,鑒定也比較模糊。
鑒定無門
鑒定成了退貨的一個前提條件,但是消費者想要完成這個前提條件并不容易。
“我并不清楚要去哪里找鑒定機構,而且鑒定費用一般在一兩千元。金伯利的店員表示,如果鑒定結果顯示是金伯利自身問題導致脫鉆,則鑒定費由賣家來負擔,否則賣家不負責鑒定費。”價格不菲的鑒定費讓張文艷無可奈何。
“如果需要鑒定,濟南沒有可以提供鑒定的機構,現在只有北京、上海有。”金伯利店王姓店長向導報記者表示。
隨后,導報記者致電12315熱線電話,咨詢鉆戒脫鉆如何維權。“先去做質量鑒定,拿著質量鑒定報告來,我們給你處理,如何做質量鑒定可以咨詢12365熱線。”工作人員表示。
導報記者隨即致電12365質量熱線電話,工作人員回復稱,此類鑒定需要咨詢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并給了導報記者該研究院的聯系方式。
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相關人士對此表示,他們對此類鑒定也無能為力,建議導報記者咨詢山東省計量院。隨后,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黃金鉆石制品質檢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質檢中心可以對翡翠玉石的名稱真偽作出鑒定,但對于鉆石脫鉆的問題則無法鑒定,因為這方面并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國內也沒有相應的國家機構對于鉆戒脫鉆問題作出鑒定。
業內人士表示,一般爪鑲鉆石會比較牢靠,如果出現類似鉆石松動脫落的問題,具體責任方的確比較難確定,因為無法判定消費者在佩戴過程中是否受過外力拉掛,所以基本上不能判定是否屬于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
導報記者了解到,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多次交涉后,賣家最終還是給張文艷退掉鉆戒,但是漫長的維權之路,早已讓張文艷購買鉆戒以示愛情永遠的那份喜悅消散貽盡。
不能一賣了之
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律師馬立武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鉆戒、玉石這種價格較為昂貴的商品,高企的價格里面其實已經包含了后續的配套服務,賣家不能一賣了之,應當對消費者盡到保修等義務。對于售后的質量問題,商家應該主動承擔責任,幫助消費者維護產品,而不是把責任推給消費者。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定要注意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注意保留相關證據,如保修卡、購物小票等。在產品出現問題時要立即與商家進行溝通,畢竟商家對產品更為了解,也更專業。”馬立武說。
他認為,雖然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鑒定責任應當歸商家,但是在證明責任方面,商家應當承擔更多。商家有義務提供產品的合格證明,而不是讓消費者來提供證據證明產品出現問題緣于產品本身的質量。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情況肯定不如商家,本身處于弱勢地位。消費者在付款買了商品時,也同時購買了售后服務,如果不能立即進行協商解決,將會傷害消費者的感情。
據馬立武介紹,就此案例來說,在法律上很難判定是否是因為佩戴不當造成鉆戒脫鉆,法官也無法對是否為佩戴不當作出判定,但是法官將會根據商品的使用情況、產品質量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文艷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