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閱讀】臺媒爆大黃鴨周邊產品塑化劑超標最高超198倍
中新網11月15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兒童玩具的塑化劑含量超標情況嚴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27款兒童玩具及產品發(fā)現(xiàn),過半數不符安全標準,其中7款的塑化劑含量超標,早前黃色巨鴨暢游維港掀起熱潮搶購的黃色膠鴨玩具,塑化劑含量超標更高達400倍,而且容易有組件脫落,兒童若放入口啃咬,容易有哽塞窒息風險,長期攝取塑化劑更會影響生殖與肝腎功能。
香港消委會測試的27款產品包括沐浴用玩具、充氣公仔及木制拼圖等,售價由每件10元(港幣 下同)至600元不等。測試結果顯示,16款含有不同程度的塑化劑,其中7款的塑化劑含量更超出歐美規(guī)定必須低于0.1%的標準,而當中三款淋浴玩具,包括兩款售價較便宜的沖涼黃色鴨和一款沖涼豬,以及另一款充氣馬,塑化劑含量超標情況尤其嚴重,最高塑化劑含量由28.6%至37.9%不等,相等于美國及歐盟標準上限的286和379倍。香港消委會的機械及物理安全測試發(fā)現(xiàn),9款組件脫落或破爛,容易刺傷嬰幼兒及有哽塞窒息風險。
香港現(xiàn)未有法例規(guī)管兒童玩具塑化劑含量,政府正計劃立法規(guī)管,相關兒童產品安全條例草案已提交立法會。消委會宣傳及小區(qū)關系小組主席許敬文稱,塑化劑通常加入硬膠等物料中,以提高物料的彈性和耐用程度,大部分塑化劑在人體內的急性毒性低,但長期攝取塑化劑,會造成肝臟、腎臟及生殖上的毒性影響。
嬰兒可能因為啃咬吸啜玩具而經口腔攝取塑化劑,香港消委會提醒家長,教導子女不要將玩具放入口,家長買玩具時應留意產品適用年齡、使用說明及警告字句,若含細小部件,不應讓3歲以下兒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