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揭秘12306網站癱瘓原因及購票成功比例
12306每登錄3人次1次搶票成功
為什么“雙十一”的淘寶沒崩潰,“12306”網絡購票卻問題頻出?面對黃牛的一次次進攻,“12306”還扛得住嗎……近日,新華社發起網絡征集,帶著網民們關心的問題探訪“12306”總部,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朱建生研究員等權威人士,為大家解開疑惑。
1 12306為何頻出問題?
無序刷票增加負荷
【提問】為什么淘寶面對“雙十一”期間如此大的訪問量都沒有癱瘓,但“12306”卻頻出問題?淘寶賣那么多東西都沒出問題,為什么“12306”只賣火車票卻賣出了一堆問題呢?
【回應】“12306”今年的訪問量遠遠大過去年,加之眾多的搶票軟件無序刷票搶票,給網站增加了大量負荷。
旅客購票返鄉、回家過年是剛性的、集中性的需求,刷不到票就會反復訪問網站,造成網站放票高峰時段訪問量過大。鐵路春運期間的主要矛盾還是運力不足,因此無論售票環節如何改進,票源供應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客的需求。相對來說,淘寶貨源比較充足,即使在秒殺不到心儀的折扣商品,最多也就是有點遺憾;而車票不同,大家都想集中回家過年,買不到票就會有人罵“12306”。另外,火車票還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一般商品還可選擇其他功能相近的物品來替代。
2 網名也能買到火車票?
遏制個人惡搞行為
【提問】據說用“奧巴馬”和“櫻桃小丸子”的名字都可以買到火車票,這是真的嗎?
【回應】這是前期個別網友在網上購票時故意填寫不真實身份信息的惡搞行為。鐵路部門已采取措施,加強窗口換票時對身份信息的核驗,訂票信息與身份證件不符時,不予換票,使這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按照火車票實名制有關規定,火車票應打印旅客姓名和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號碼。由于中國人重名較多,核驗實名制火車票最終依據為旅客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或其他有效證件的號碼。
3 買票成功比例為多少?
登錄3人次1次成功
【提問】都說“我們買的不是火車票,而是彩票”,究竟成功買到票的比例有多少?
【回應】截至目前,最高峰1月9日的登錄人次達2800多萬,余票查詢達60億次,訂票878萬張,支付501萬張,可以測算出約每3個登錄人次中,就有1人次成功訂到車票。旅客成功買到車票的概率與所購車次的熱門程度有很大關系,難買的車票主要是高峰時段、熱門方向、熱門車次的車票,像春運期間能力較為充足的京滬方向,以及從中小城鎮到大城市方向的車次,車票還是比較容易買到的。
□揭秘·給你算筆賬
43%車票被搶后流回票池
你知道嗎?平均每張火車票需要訪問“12306”網站近千次才能預訂成功。你知道嗎?千辛萬苦“秒殺”到的火車票竟有43%無人支付流回票池。新華社記者走進“12306”網站購票后臺,首次用大數據解密全球最大的人口遷徙——春運,告訴你一張火車票背后的秘密。
■刷票
平均每秒點擊24萬次
◎已知:84億次——1月9日,“12306”網站和手機端的總訪問量;24萬次——1月9日,該網站的平均每秒點擊量。
◎求得:晚點鼠標一秒鐘,落后20多萬次,你就“OUT”了。
◎結論:這是真正的“秒殺”!
微信朋友圈里有個傳得很廣的笑話:我們買的不是車票,而是彩票。
對于搶票速度和成功概率,人人都有小算盤。但大數據說,不那么精確地計算,如果按84億次訪問成功預訂879萬張票,每張票約需要956次訪問才能得到,按此頻率,鼠標點到手抽筋,那是必然的。
以1月9日為樣本,因為這一天開售臘月二十八的火車票,是不少人除夕趕回家的最后機會。而每秒24萬次的點擊量,讓“博票”成了真正的“秒殺”。
根據“12306”給出的數據,9日,人均網購車票排隊等待不超過20秒,高峰時也能控制在5分鐘以內。
■搶票
近一半車票流回票池
◎已知:1月9日,“12306”網站預訂數879萬張,實際售出501萬張票。
◎求得:(879-501)÷879≈43%,有43%被順利“搶”到的票沒有支付,又轉回到票池中。
◎結論:一票難求時,為何有近一半的人,放棄了到手的“勝利果實”?他們究竟是誰呢?是黃牛嗎?
43%的票沒支付,難道是系統太弱、支付等待時間過長?數據否定了這一說法:在已付款的票中,高達58.1%的人在4分鐘內就支付了,相當于聽一首歌的時長,而在10分鐘之內支付的人達81.7%。
要么就是預訂成功的人又改了主意?可另一個衡量旅客出行選擇改變的數據卻沒這么高——9日當天,退改票數占售出票的比率僅為13.5%。
似乎只剩下一個答案:刷票軟件和黃牛的存在。雖然現有的數據暫時還無法推知,這43%之中,各種黃牛和刷票搶票軟件“貢獻”了多少,又有多少是“秒”到后放棄,但當看到號稱實名售票的“12306”也賣給名為“櫻桃小丸子”和“東方不敗”的用戶,小伙伴們還是驚呆了。
■方式
網購票比例占近六成
◎已知:1月9日網購票量為501萬張,車站及售票點窗口、電話、自動售票機售出370萬張票,比網購票量少了131萬張。
◎求得:501萬÷871萬≈57.5%,這是1月9日網購票量的比率。
◎結論:技術越先進成本越低,搶票能力越強,仍有大批人在數字鴻溝外。
乘客閆佳“一鍵搞定”火車票。在信息時代,熟練運用互聯網,讓他們擁有了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得到車票的能力。
在1月9日全國總售出的871萬張票中,網購高達57.5%;全國3萬個售票窗口、12萬條電話線路,不計其數的自動售票機,共賣出370萬張。
當閆佳關上電腦,收拾起行李,準備奔赴車站時,從陜西去上海打工的農民工暢磊,卻才摸到網絡購票的邊。
上海市松江區總工會為一批轄區內的農民工開辦了一場網絡購票培訓。曾經“寧可排半天隊也不敢上網買票”的他“搶”到了一張無座票。雖然要站14個小時才能到家,但暢磊最高興的是,終于學會了網上買票、網上支付。
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
□揭秘·12306團隊
150人
這是一支150多人的團隊,性別比大致持平�!�12306”最核心的開發、運維人員僅有四五十人�!�12306”背后的他們,平均年齡30歲出頭。
225㎡
走進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的一座辦公樓,一層最顯眼的地方就是“12306”的后臺監控中心了。小小的門后面藏著一個225㎡的大房間,這里就是工作場所。
8臺
在巨幅顯示屏前,擺放著8臺臺式機。當網站出現故障時,工作人員會使用連接外網的一臺電腦來發現問題,同時馬上通過另外7臺內網電腦查看后臺,迅速進行處理。
10組
150多人分10個小組,包括互聯網售票開發小組、中間件小組、核心交易組、商業智能組、測試和維護組等,但目標是明確一致的,即保證人們更便利地拿到南來北往的“通行證”——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