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年產十萬輛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制造基地
江淮新能源汽車集中交車
“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工作的回顧,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共產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更加昂揚的新時代,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作為安徽省制造業的領軍企業,江淮汽車緊跟時代步伐,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承接《中國制造2025》戰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耕細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時代特征、具有江汽特色的品牌向上之路,充分共享國家發展紅利。
這五年,江淮汽車累計銷售各類整車276萬輛,超過公司前47年銷量總和,實現銷售收入2286億元,上繳稅收101億元,實現由“商乘并舉”向“先進節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齊頭并進的綜合型汽車企業”跨越。
商用車業務穩健發展
江淮汽車秉承“做強做大商用車”的戰略定位,聚焦客戶價值,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與品牌溢價能力,發展步伐日益穩健,經營業績持續向好,戰略部署有序推進。其中,輕型卡車總量超過20萬輛,穩居行業前列,保持中高端市場第一位置;皮卡實現行業進位,成為皮卡行業的中堅力量;重型卡車實現高速增長,年銷售超過5萬輛,行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在國際市場,南美、北非等傳統優勢區域,江淮輕卡已超越日本和歐洲知名競品,長期占據當地輕卡市場第一地位;皮卡、高端小卡及星銳銷量均實現倍增;重卡業務穩步推進,規模效益貢獻明顯。
乘用車業務后市可期
2017年,我國乘用車市場進入微增長時期,競爭加劇。江淮汽車堅持“做精做優乘用車”戰略定位,積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聚焦發動機、自動變速箱、車身輕量化、NVH、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創新,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相繼開發出瑞風S7、瑞風M6等中高端產品,為公司品牌向上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國際市場,江淮汽車蟬聯行業SUV出口冠軍,目前已形成S5、S3、S2三箭齊發的態勢,構成了富有競爭力的SUV產品組合。2017年,江淮汽車全年SUV出口超過4萬輛,躍居行業出口第一位次。此外截至目前,江淮SUV已有300余輛導入意大利,標志著JAC已正式挺進歐盟高端市場,吹響進軍歐盟高端市場“第一哨”。
新能源業務換擋提速
近年來,江淮汽車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節能環保的號召,持續投入大量資源,積極研發、推廣新能源汽車。從江淮iEV1到江淮iEV7,江淮汽車獨創“迭代研發”,構建起大數據分析研究平臺,以平臺內6萬多臺車為數據源,每日約產生1500萬條數據,通過大數據的應用,逐代突破復雜的產業化技術。最新推出的純電動SUV江淮iEV7S,集合高比能電池包液冷技術、五層次安全設計、防駕駛沖擊電驅動技術、單踏板操作及能量回收系統等四大國際領先技術,整車安全達到國際ASIL-C級標準,最高續航里程可達350KM。
截止目前,江淮汽車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近8萬輛,累計行駛里程超15億公里。已系統掌握了電動汽車的電池成組、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及能量回收、驅動與制動電耦合、遠程監控、電磁兼容等關鍵技術,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正向開發能力。
開放合作 推動轉型升級
隨著汽車逐漸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階段,全球的汽車行業都在認真地思考如何整合利用資源。一個傳統汽車企業如果只局限于原有的資源與思維模式,面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注定要被淘汰。江淮汽車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先行者,深諳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重要性。
2017年6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正式簽署合資合作協議,12月,合資公司正式成立,成為我國首個設立技術中心的中外合資汽車企業。雙方本著優勢互補、共同開發、合作共贏的原則,基于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共創一個全新的、國際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共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國際一流的新能源研發體系,不斷拓展在移動出行、車輛互聯、大數據等新業務領域的合作。合資公司的首款車將于2018年正式上市。
2017年,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共同打造的ES8車型已正式發布;被譽為“中國制造2025”安徽樣板工廠的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已全面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具備量產條件。
至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江淮汽車已形成江淮新能源、江淮大眾、江淮蔚來協同發展之勢。面向未來江淮汽車將與時俱進,繼續主動創新、深化產業合作,加速轉型升級,積極邁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