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到雙匯參觀調研。在雙匯第一工業園,樓陽生走進車間,查看產品加工生產線,了解產業布局、生產經營、研發創新等情況,鼓勵雙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有用資源吃干榨凈、拉長產業鏈條,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雙豐收。在查看雙匯物流平臺運營情況時,樓陽生強調,要發揮產業鏈優勢,依托信息化技術,做大做強現代冷鏈物流產業。
雙匯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和產業規模,在轉化糧食、農產品加工、轉移農村勞動力、農民增收等方面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雙匯每年消化1500萬頭生豬、10億只肉雞、轉化糧食800萬噸,帶動300萬農戶從事與雙匯相關的養殖、種植業,實現帶動產值800多億元,有力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同時,雙匯持續推進產業升級、技術改造,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在總部漯河,雙匯投資6億多元對兩個核心項目進行技術改造。一個是世界一流的生豬屠宰分割聯合加工項目,引進了丹麥、荷蘭自動化生產線,關鍵工序通過機器人實現了自動雕肛、自動去頭、自動劈半、自動去皮膘等自動化操作,并采用更加人性化的二氧化碳致昏工藝確保動物福利。同時,同步配套了數據自動采集、畜禽管理、能源管理、設備安全管理及ERP管理等信息化系統,全面提升了生豬屠宰生產效率和質量管控水平。
一個是世界領先的肉制品加工項目,前道采用奧地利、西班牙、丹麥等國際一流生產設備,后道由雙匯與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定向開發,引入了原料一體化處理、輔料自動供應、鹽水配置、結扎機自動上料、火腿腸自動擺篦、自動殺菌、產品包裝、自動入出庫、MES生產管理九大智能模塊,實現了肉制品的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這兩個項目的投產,為雙匯肉類產業升級奠定了基礎、創建了樣板,提升了傳統肉類加工業的生產國際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