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土申 能鏈集團
眼看著天就要黑了,車窗外還飄著雪花。陳志剛開著裝載了40噸土豆的大貨車駛出了京哈高速,進入河北省內的省級道路上,只聽到“嘭,嘭嘭……”幾聲,他本能地踩了剎車,拉上手剎。然后從車里走下來,向車身后方走去……
一、成為貨車司機是改變命運的選擇
“不好,車爆胎了”,他心里想著。陳志剛今年40歲,黑龍江省望奎縣人,22年的長途大貨車駕駛生涯,讓80后的他,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但他對這個行業(yè)有著很深的感情,“要不是年輕的時候選擇了貨車司機這個職業(yè),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我。”說話間陳志剛抿嘴笑了笑。
陳師傅正行駛在省級公路上
14歲的時候,母親因為癌癥離開了他,早就失去音信的父親也從未給過他任何照顧。還在上初中一年級的他,無奈退學,跟著爺爺奶奶靠種土豆為生。
陳志剛的家鄉(xiāng)只有旱田,只能種玉米、大豆、土豆、高粱等旱地作物。年少的他跟著爺爺奶奶種了兩年土豆,一年到頭也就是靠天吃飯。看著村里以前的同學每天上學放學,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時候,他怕爺爺奶奶看到自己哭會難過,總是晚飯后,借口說去找朋友玩了,其實是一個人偷偷跑出去抹眼淚。
16歲那年,陳志剛跟著爺爺去縣城,正好看到修配廠招學徒的廣告,他不想在家里種地了,就跟爺爺奶奶表達了自己想學汽修的想法。雖然爺爺奶奶也不懂汽修是什么活兒,但是孫子想去,他們還是同意了。1998年,陳志剛拿著奶奶給的100塊錢,來到離家60公里的縣城,那是他第一次獨自去那么遠的地方。
90年代末,做學徒不容易,要想做好學徒就更難了。為了能學到手藝,陳志剛做了所有眼睛能看到的事情,往往老師傅們想要什么還沒開口,他把所需工具就準備好了。這讓修配廠的師傅們都很意外,有的師傅說:“很多年都沒見過這么上進的學徒了。”
別的學徒學了一年,可能連車的各組成部分還不太清楚,可陳志剛通過自己的用心和師傅的關照,已經(jīng)基本能夠通過發(fā)動機的聲音判斷車輛故障了,師傅們都夸他有汽修天賦。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一位師傅在說汽配廠要推薦兩個學徒去學習開車。得知這個消息,他一晚上都沒合眼,很想抓住這個機會,那時候貨運行業(yè)比汽修掙錢多多了。最后,陳志剛鼓足了勇氣,和隊長說出了自己想去學開車的想法。就這樣,他開啟了職業(yè)司機的生涯。
二、成長路上的酸甜苦辣
年僅18歲的陳志剛,開上了長9米,載重17噸的高箱貨車。從那時起,每當開車上路,他就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并且時刻對自己說:“我是一名貨車司機,我要開好車,賺錢養(yǎng)活爺爺奶奶,平安地回到家。”
陳師傅靠邊停車,檢查輪胎
過去那些年的交通無法和現(xiàn)在比,并沒有那么多高速路,車輛本身問題也不少,路上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一次從東北去甘肅送貨,雖說都是北方,可地形有著“天壤之別”。東北是平原地區(qū),西北是山區(qū),一圈又一圈的盤山公路,冬天很多冰雪路面,還是爬大坡。開車只能低檔控速,還要小心對向的來車。有時候車子的載重大一些,爬坡就有很大危險。
他記得,有一次,剛好在剛上坡的彎道處,車子不爭氣地熄火了。陳師傅試著重新發(fā)動車,幾次都沒能成功。根據(jù)他的習慣,出發(fā)前給車子做了檢查,應該不會有大問題,可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為什么就是打不著火呢?
停下車后,陳師傅在車前后100米處,各放置了紅色三角架,以便提醒其他車輛注意安全。就在往后走的時候,他看到自己車子開過的地上有液體流出來,他意識到,可能是防凍液漏了。車上雖然有備用的防凍液,可是這樣漏下去,也很難堅持到目的地。那時候不像現(xiàn)在,到處都有車輛救援隊,一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想想那時候,真是太難了。”
幸運的是,陳師傅是學汽修出身,之前的汽修經(jīng)驗成了救命稻草。他檢查了車子的水箱和汽缸,確認問題并不嚴重,應該能堅持到前面的小鎮(zhèn)上,這才再次加滿防凍液,發(fā)動車子上路了。陳師傅說:“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車壞在路上都是一件很鬧心的事情。不但耽誤運輸時間,還會影響交通,特別北方的冰雪路面,隨時可能引發(fā)事故。當然維修費用更是高到離譜,一般要比平常維修高出2、3倍,一趟長途就白跑了。”
勤奮又上進的陳志剛,是老師傅們看著成長起來的,有什么好事兒都有人想著他。20歲那年,剛剛開車兩年多的陳志剛,在師傅的介紹下,認識了他的妻子,相處半年后,便給爺爺奶奶帶回去了一位漂亮的孫媳婦兒。村里的老同學們,誰都想不到早已經(jīng)輟學的陳志剛,在一起玩兒的孩子當中,竟是第一個結婚的。就在同一年底,陳志剛當上了爸爸。
今年春節(jié),陳志剛在讀大學的兒子,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回到老家,跟全家人一起過了年。陳志剛想,一轉眼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22年間,陳師傅從給別人開車打工到有了自己的半掛車,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發(fā)生很多變化,可唯一不變的就是“平安回家”。他說:“今天的家和家人是他用20年的勤奮換來的,不想再有任何人去承受他當年失去親人的痛苦。”
三、無畏風雨,砥礪前行
盡管現(xiàn)在道路發(fā)達了,手機也普及了,但和十幾年前比“貨運現(xiàn)在確實難多了。”過去的運政沒有現(xiàn)在嚴格,貨主付款也準時。當然,以前的油價也沒有現(xiàn)在高。
陳師傅路邊停車確認車輛安全
陳師傅接著說:“打個比方吧,2021年一整年,我休息的時間不到兩個月,最遠送到海南,油價是先后上漲了好幾次。”
去年5月,車隊里的司機朋友介紹給他一款叫團油的App,上面有很多價格優(yōu)惠的油站,不但油的品質有保證,價格也很優(yōu)惠。而且全國各地都有合作的油站,對于全國各地跑的貨車司機來說,非常實用。
這趟出發(fā)前,陳師就先在團油App上找到了優(yōu)惠的油站進行加油,一升可以優(yōu)惠3毛錢�,F(xiàn)在陳師傅開的車是17米長的半掛車,兩個油箱加滿是800升,一次加滿就能省200多塊錢,這對于一年到頭在路上跑的貨車司機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陳師傅說:“我們這些貨車司機,也就是賺點辛苦錢,團油讓我們享受到了實惠。”
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中國有1728萬貨車司機完成了全國范圍內74%的貨運量。他們沒日沒夜地在路上跑著,人停車不停,以車為家,太多的苦累都在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中釋放著。
然而,運輸行業(y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作為物流行業(yè)中最基層的服務工作者,貨車司機們不敢放松一分一秒,無論是給老板開車,還是養(yǎng)車的車主,都在負重前行。以團油為代表的企業(yè),為他們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實惠,讓貨車司機輕裝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