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職場中流傳著一種說法:一等人才玩轉PPT,二等人才精通Excel,三等人才會用Word。會使用Word,是進入職場最基本的要求。不僅辦公室人員要會使用,車間工人也要時常使用它。Word已成為現代社會最基礎、最普遍的勞動工具。
文/小 伍
質量的定義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這種滿足程度,如果有人為參與,則是最難測量的。人的工作質量,取決于人的質量意識;而人的質量意識,是需要培養的。如何培養?請從最基礎的Word做起。
質量源于細節,這毋庸置疑。但細節又是什么呢?在制造行業,產品質量的細節體現在最基本的質量記錄上。
過去,質量記錄是用筆和紙來完成的。但現代社會,隨著計算機的出現,隨著Windows系統、Office軟件的普及,鍵盤和硬盤成了替代者。
會使用電腦,是現代社會人們謀生的最基本能力。在工作中,會使用電腦就是要會最基本的操作,也就是會使用簡單的辦公工具——Office軟件。Office軟件中,最常用的就是Word。
目前,職場中流傳著一種說法:一等人才玩轉PPT,二等人才精通Excel,三等人才會用Word。
會使用Word,是進入職場最基本的要求。不僅辦公室人員要會使用,車間工人也要時常使用它。Word已成為現代社會最基礎、最普遍的勞動工具。
我們知道,勞動工具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最主要標志。勞動工具使用水平的高低,也當然可以反映一個組織整體水平的高低。因此,從Word的使用及內容狀況,完全可以看出一個組織的整體能力水平;而Word文件的質量,也可以非常準確地顯示出該組織的工作質量以及對質量的重視程度。
簡單來說,某人用Word寫報告,錯字較多、字體不一、字號不一、格式凌亂等問題常常出現。
這表明這個人對質量不重視,質量意識較差,此人肯定不適合搞質量工作。而上升到一個組織,如果發布的Word報告經常出現時間寫錯、打錯名字、格式凌亂等問題,那么這個組織顯然不是很重視質量。
因此,要了解一個企業是否重視質量,不要去看它的質量方針、宣傳口號是什么,只需要查看一下員工撰寫的報告即可。
而實際上,高質量的產品背后,確實是有高質量的Word報告做支撐。在產品質量方面,德國、日本的產品最被稱道。
德國人的嚴謹是出了名的,當然常常也被認為是古板。之前,有一個學德語的同事,經常抱怨所接觸的德國人真是麻煩,總是問“為什么”。尤其是在一些用Word起草的報告中,“為什么不寫這個”、“為什么那個沒寫”、“為什么這么寫”
……總之,就像碰到了十萬個為什么,沒完沒了的問題。日本人認真,甚至有些較真。曾為一些日本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客戶提供過信息方面的服務,Word報告中,日語翻譯不慎將車型名稱拼錯。客戶打過來電話,表示強烈抱怨,并要求作出書面道歉。
國人應該學習德國人的嚴謹、日本人的認真。在工作中,表現為用Word做好報告。而企業的高層領導,則更應該在Word方面下工夫。
一方面對員工提出嚴格要求,另一方面更要以身作則。現在有很多領導經常因為Word報告質量問題而嚴厲批評下屬,但在其完成的Word報告中,錯誤卻也是屢見不鮮。這對于要求員工重視質量來說,是最糟糕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