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全國審計會議在北京召開,審計署對2016年度全國審計系統優秀審計項目進行了表彰。山東省德州市審計局報送的“臨邑縣原縣委書記、原縣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榮獲全國地方優秀審計項目,實現“國優”兩連冠。近年來,該局以“全市立標桿、全省爭先進、全國有影響”為目標,以打造項目精品為抓手,強化源頭培育,抓好過程管控,創新審計組織方式,審計質量和成效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聚焦服務大局,強化源頭培育。以服務全市中心工作為出發點,結合上級審計機關工作部署,按照審計資源配備情況,合理布局項目計劃,堅持求精不求多,求質不求量。根據審計成果預估,重點篩選4至6個資金量大、審批事項多、社會關注度高的部門單位,作為優秀審計項目重點培育目標。堅持“帶著專題搞項目”,每個項目依據前期調查了解情況,宏觀著眼、微觀入手設計專題,項目始終圍繞專題開展,形成一批有分量的審計報告。近兩年,該局圍繞領導關注、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等上報審計報告60余篇,得到批示33篇,促進出臺制度20余項,有效發揮宏觀參謀作用。引入競爭機制,由局領導對每個項目進行現場點評打分,對項目得分情況進行公示,通過壓力傳導,倒逼形成人人爭優的良性循環。
二是聚焦質量提升,抓好過程管控。圍繞質量提升,完善各項制度,嚴格落實督查。緊扣責任落實、時限界定、質量控制、現場管理、成果開發等關鍵環節,推行項目主審負責制、項目限時制、審計銷號制等措施。實施審計臺賬管理辦法,對每個審計項目實現精細化管理,定時跟進,超時問責。充分利用業務會議,采用集體會商、點名提問、現場打分等形式,抓進度、堵漏洞、防風險。制定出臺了《移送事項處理管理辦法》,實行案件移送歸口管理,加大對違法違紀問題的查處力度,做到凡有問題線索,必須查深查透。
三是聚焦資源優化,集中優勢攻堅。圍繞打造德州審計共同體,打破科局、層級、區域、專業界限,建立全市審計人才庫,創新出臺了《審計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及《人員抽調管理辦法》,建立人員動態跟蹤監管機制,對全市審計資源實現歸口管理、統一調配、動態監管。對種子項目給予資源傾斜,對照評選標準精耕細作、拓展成果、提升層次。通過資源統籌優化,既滿足了各層級的審計需求,同時也可以集中優勢兵力保障大型項目的開展。大項目、復合式項目的布局,使審計得到更加宏觀、全面的數據支撐,問題揭示力度大,視角更加宏觀,成效更加明顯。以今年獲優項目為例,僅一個項目移送案件線索43件,提報的審計信息24篇,得到領導批示14篇,推動市政府出臺了《德州市關于進一步深化縣級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高質量的審計成果得到了省審計廳領導的高度評價。
四是聚焦審計整改,匯聚監管合力。推動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意見》,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德州審計局審計整改約談暫行辦法》,健全完善審計整改工作機制。與市紀委、檢察院等部門建立反腐敗協調工作聯動機制,加大同區人大、政府督查部門的協調配合,借力部門職能優勢,推動問題事項整改落實。加大案件移送力度,自2014年,該局連續三年案件移送數量以19件、40件、109件翻倍增長,形成強大的審計震懾力。啟用審計整改事項管理系統,將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在整改系統中進行建號,整改期限屆滿,自動啟動銷號審批流程,并對超出時限未整改問題設有預警功能,推動整改管理規范化、動態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