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銀行卡上明明沒有錢啊,為什么還會被騙子騙走錢呢?”最近發生的幾件怪事,讓受騙者簡直是百思不得其解。那么,這個怪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哪里的疏忽讓消費者中了騙子的圈套呢?
案例還原
小馬看網絡直播時經常購買虛擬貨幣打賞女主播。有一次屏幕上彈出低價銷售鉆石幣的廣告,于是小馬加了對方QQ,讓對方遠程控制了自己的電腦。之后,對方打開了小馬的支付寶,并讓其登錄。小馬雖覺得不安全但還是照做了,因為他的支付寶里沒有錢,所以一點也不擔心。但是,該“技術人員”一番操作后,小馬的手機上收到了一條提示短信,稱他的支付寶里將產生9500元的消費!更令人不解的是,電腦上還彈出了一個要求輸入驗證碼的小窗口,而那位“技術人員”也在不遺余力地催促小馬輸入驗證碼。此時,小馬有點懷疑對方的動機,但一想到自己卡里也沒錢,懸起的心就又放下了,并按對方的要求輸入了短信里的驗證碼。
然而,就是這一念之差,讓小馬落入了圈套。因為他輸完驗證碼后不久,就收到了短信,顯示其通過某借貸產品消費了9500元錢。
無獨有偶,小王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隨后收到客服電話,說衣服有質量問題,已經將錢全額退款到她的銀行卡賬戶里了。但是小王查后發現并沒有收到退款,就打電話詢問是怎么回事。客服說是因為她沒有開通驗證服務,隨后一步一步“遙控”小王“開通驗證”:“您跟著我操作申請一下,我給您轉一筆款,您隨后在銀行卡的頁面把錢提出來,然后我發給您一個二維碼,您掃一下把錢還我,這樣就完成驗證了。完成驗證以后,您的銀行卡就會收到這筆訂單的退款了。”
小王按照對方的提示進行操作,結果發現自己銀行卡里的錢都沒了,并且還在互聯網借貸產品上申請了借款。
騙術揭秘
那么,上述騙子是如何行騙的呢?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步驟解析:
第一步:騙子以假客服的身份用消費者沒有開通驗證服務為由誘導消費者前往并開通互聯網信貸服務。
第二步:一步步引導消費者在信貸產品上進行借款。
第三步:通過讓消費者提供驗證碼或者掃描二維碼以及轉賬的方式將錢轉至騙子手上。
防騙三大紀律
很多人在看別人被騙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聰明的,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騙子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疏忽大意。比如第一個案例中,小馬有很多次機會可以避免損失:不讓別人操作自己的電腦、不在別人控制下提供用戶名和密碼、不將驗證碼告訴別人……但是其最終還是選擇了將自己暴露在重重風險之中。
因此,安全專家再次重申網絡防騙三大紀律:
1.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讓陌生人遠程操控自己的電腦。
2.“驗證碼”幾乎是保衛財產的最后一道防火墻,無論如何都不能告訴別人。
3.網購退款務必在平臺進行,要求去支付平臺做業務開通操作退款的全都是騙子,無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