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產品插上互聯網翅膀時,切忌一味低價搶市場,更要警惕低質產品問題。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日前發布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報告顯示,SKG “1720”電烤箱因質量不合格,登上質量黑榜。一年前,因為同樣的質量問題,SKG“1717”電烤箱就遭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通報。除監督抽查外,SKG產品因為質量問題也屢遭用戶投訴。而質量問題的頻發,正是SKG “互聯網家電”貼牌經營模式所帶來的隱患。
連續兩年上黑榜
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7年3月17日發布的一份電烤箱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分析報告顯示,其中標稱生產單位“廣東艾詩凱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規格型號為“1720”的SKG電烤箱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
報告指出,SKG這款電烤箱不合格項目包括發熱、結構。據了解,發熱指標不合格,使用時存在燙傷的危險,長期使用會造成門把手或者旋鈕變形。結構不合格,涉及手柄發熱升溫過高,存有鋒利棱邊且自攻螺釘尖端外露,使用時會帶來燙傷、割傷或刺傷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SKG首次遭到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通報。早在2016年3月,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委托監督抽查中,就指出SKG型號“1717”的電烤箱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同樣是發熱、結構兩項。也就是說,SKG烤箱產品,因為相同的原因,連續被國家質監部門通報。
對于SKG“1720”的問題情況,以及“1717”是否有過整改,北京商報記者致電SKG集團相關負責人,其表示并不知曉具體情況,并告知已將問題轉交給其他同事。但截至發稿前,SKG方面并未給予具體回應。
目前,SKG“1720”和“1717”兩款電烤箱一款在售一款顯示售罄。北京商報記者在SKG官方在線商城也看到這兩款產品,其中SKG“1717”電烤箱售價為599元,用戶可下單購買。而剛剛被曝光存在質量問題的SKG“1720”電烤箱售價為399元,顯示“已售罄”。
產品以貼牌為主
因為質量問題,SKG近年來被監管部門披露的次數并不少。早在2015年,北京市工商局在其官網上公布了流通領域空氣凈化器類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其中SKG空氣凈化器氣態污染物凈化效能不符合相關標準。
用戶對于SKG產品的抱怨也屢有發生。早在2014年北京商報就曾報道了《使用兩次就壞 SKG三年售后恐成空談》,消費者程先生購買一款SKG冰箱,結果冰箱在一周內僅使用了兩次就無法啟動,且無法聯系上售后部門。事后經過媒體報道,SKG最終給程先生更換了一臺新產品。
有過與程先生類似經歷的用戶并不少。在SKG貼吧內,一位昵稱為“baby於念情”的消費者便表示,家中SKG掃地機出現充不了電的問題,將掃地機、配件充電器和發票保修卡一并給SKG指定售后點后,結果四個月時間卻沒有人向用戶反饋進度。
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也發現,很多用戶抱怨SKG產品質量有問題。SKG小家電旗艦店下“1246 破壁料理機”便有超過200條差評,其中來自遼寧的京東鉆石會員“h***t”貼出零部件損壞圖片,同時評價:“第一次用就這樣,一共不到20分鐘,膽大的買吧!”有購買了“SKG榨汁機”的用戶評價:“機器好用!但是質量有問題!機器里面都有螺絲掉了!”
SKG質量問題頻發,與其經營模式不無關系。SKG集團董事長劉杰曾在對外分享“互聯網+”的理解與執行時表示,在國內,專業制造領域前三名代工廠同時生產伊萊克斯、惠而浦、通用電氣、三星、松下、飛利浦、霍尼韋爾……為SKG品牌ODM(按照廠商的規格和要求,設計和生產產品)。SKG在官網上也指出,SKG整合全球最優質的研發、設計和制造資源。業內人士指出,所謂專業代工廠ODM和整合全球設計與制造資源,就是貼牌生產。北京商報記者也從奧馬冰箱方面得到證實,目前奧馬冰箱與SKG有部分合作為SKG生產冰箱,但規模不大。
貼牌生產優勢在于不用投入大量資金去建設廠房和引進生產設備,直接下單即可得到想要的產品,資金投入不高。弊端是品牌商對于產品質量把控能力弱,容易爆發質量問題。
互聯網模式待檢
說起互聯網家電企業,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樂視、微鯨等,但SKG往往以“中國家電網購第一品牌”自居。SKG百度百科資料顯示,公司于2007年創立,定位為互聯網家電,企業目標是成為全球互聯網家電。
過去短短十年間,SKG就完成多元化家電布局。北京商報記者從SKG官網上發現,目前SKG家電產品涵蓋了電烤箱、面包機、養生壺、凈水器、空氣凈化器、冰箱、洗衣機、消毒柜等共計34個家電品類,在品類總數上不輸蘇泊爾、九陽等知名品牌。
參照蘇泊爾、九陽等其他知名家電品牌的發展經歷不難看出,家電企業多元化成功往往都是遵循這樣一個規則,即在某一個領域實現市場領先,再向其他家電品類拓展。然而SKG卻沒有這樣的過程,沒有特別強勢的家電產品,就快速實現了全品類覆蓋。其核心正是所謂的家電互聯網模式。
有知情人士表示,SKG所提倡的互聯網家電理念,與互聯網電視有一定的相通點,就是貼牌生產,通過線上渠道低價銷售,這使得SKG能夠快速實現多品類的覆蓋。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上發現,以榨汁機為例,SKG 2097 榨汁機、SKG MY-610榨汁機,售價分別為169元和139元,相比市面上動輒一兩千元甚至四五千元的產品來說,SKG產品在價格方面競爭優勢明顯。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貼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對品控的掌控,但并不是說貼牌生產就一定質量不好,比如蘋果手機、樂視電視等,這些產品也都是委托代工廠生產,但產品質量受用戶認可。核心在于品牌商與代工廠之間的博弈,這與利潤空間、產品規模等相關。如富士康給蘋果代工占據富士康一半以上的業務量,是富士康的主要經濟來源,蘋果自然可以對富士康提出種種要求,包括嚴格的質量管控。顯然,SKG無法對代工廠提過多的要求。”
洪仕斌進一步指出,SKG產品市場定位是中低端,主要是工具類小家電產品,與互聯網電視不同在于互聯網電視低價銷售策略是在硬件上進行補貼,希望獲取用戶實現服務收益,這樣保證產品質量。而SKG互聯網家電策略下的盈利模式還是依靠傳統硬件盈利,售價低,成本更低,規模又不大,這種情況下SKG產品的品質必然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比達咨詢分析師陳彪認為,SKG的互聯網家電理念,其實就是另類線上經銷商,比起普通經銷商,SKG選擇使用自己的品牌,進行一些設計和定制。中國家電市場足夠大的特點,是SKG這類家電企業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隨著家電產品產業結構升級,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要求提升,SKG的發展策略不做改變的話,未來的發展將十分有限。